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我市于今年3月中旬,依托深圳、杭州两地市委党校,举办“焦作市创新发展经济转型专题研修班”,聘请当地专家教授、相关领导以及创投基金公司的经理等,为我市市县两级干部讲授深圳、杭州在创新发展、优化环境、特色小镇建设、全域旅游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并组织学员到华为、阿里巴巴等著名企业和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特色小镇进行了现场教学。学员们收获很大,得到启示很多。研修班结束后,我市又紧锣密鼓召开了“学深杭、促创新”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大会上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干、如何解决好学有成效等问题,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学深杭、赶先进的风气正在形成。目前,我们学有标杆、学有方向,但关键是应当找准我市与深杭两地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差距,也不是内地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差距,主要在于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能力素质方面的差距。其中,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应当排在第一位,因为实现我市的创新发展,观念方面的创新最为关键。
一、深杭两地在思想观念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
思想观念的创新,使深杭两地成为创新城市先导。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为深圳的繁荣与发展持续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诸如,深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今天看起来很平常,但在当时,它的提出就是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效率观念,成为“深圳速度”的有力佐证,而且在全国也引起轰动,荡涤着国人的思想。随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深圳提出,成为深圳人思想观念的又一次创新。这次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深圳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核心,敢闯敢试,埋头苦干。紧接着提出“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观念,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支股票,敲响了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率先实施了“文化立市”战略。正是这一个个“率先”与“第一”,引领了深圳改革发展潮流,并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示范市。时至今日,深圳人思想观念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步,诸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等。正是由于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促进了深圳的理念、行动、科技、金融等方方面面的不断创新,从而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杭州作为一座新兴的创新型城市,思想观念的创新也发挥出引领作用。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G20峰会开幕词中指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二十国集团应该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在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总书记讲创新发展,实际上是对杭州创新发展的一种肯定,是对杭州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的赞许。目前,杭州提出要打造四大个性特色城市,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这些目标提出的背后,无疑都是杭州人思想观念不断创新的结果。杭州注重创新文化的培育,特别是在政策、法规、体制、市场等社会环境方面形成创新的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企业家创新,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引进人才,培育创新团队,尊重创新个体的个性和精神,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深圳,还是杭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
二、我市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守旧的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曾位居河南前三名。但是,与深杭相比,我市一些党员干部创新力度不够、深度也浅,特别是在周边城市加快创新的步伐中落伍了,创新观念淡薄,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服务观念淡薄,官气十足,不能积极为企业、为基层、为下级、为群众服务;全局观念淡薄,只顾部门、个人利益,不想全市大局发展;进取观念淡薄,满足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务实观念淡薄,重形式轻实干,习惯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危机观念淡薄,面对周边地市迅猛发展势头,陶醉于以往的成就,缺乏寝食难安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市场经济观念淡薄,不注重培育市场主体,不注重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不注重培养优秀企业家队伍,不注重引进创新人才;竞争观念淡薄,面对差距束手无策,面对竞争畏首畏尾,面对机遇不思进取,缺乏敢于争先的锐气;科学发展观念淡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喜欢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团结观念淡薄,热衷于小圈子、小地盘,投机钻营,心浮气躁,追逐名利。这些落后观念,成为影响我市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
观念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精神和素质,不同的观念必然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观念不断创新,才会想别人不敢想、为别人不敢为,才会在“五大理念”指引下不断推进“五大发展”。深杭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的深刻道理。不论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还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其前提都是思想观念的创新。焦作“学深杭、促创新”,最根本的在于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
三、创新是实现干部思想观念创新的关键
思想观念的创新,就是思想观念的创造革新,就是改变人们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事物错误的、背离时代和形势要求的且不利于大胆实践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用世界眼光、历史纬度、超前思维、新发展理念破除陈旧思想观念。
一是开展思想观念创新教育与大讨论活动,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观念创新差不多”的认识问题。开展学习深杭活动,组织党政干部培训和思想观念创新大讨论,让干部明白:与深杭比较,我们的思想观念创新不是差不多了,而是相差甚远;不是可以不创新了,而是需要来一次观念创新的大变革,进而懂得,焦作要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应该进行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前提、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重点、以文化创新为关键的全面创新。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对照深杭寻找差距,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焦作各项事业发展。
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观念创新的表率。群众是创新的主体,但领导干部在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思想观念创新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带领群众开展创新实践,也不能发现和发挥蕴藏在群众中的首创精神和聪明智慧,就会影响和制约本地和本单位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思想观念创新的要领、掌握思想观念创新的方法,面对环境的变化、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做思想观念创新的表率,并带动群众进行观念创新。
三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破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思想,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落后观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这个主题上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事事争先,处处争优,始终保持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敢闯敢试,敢于突破前人、突破常规、突破自我,不断创造新业绩。特别是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应树立勇争一流、合作共赢的发展意识,站在更广的开放层面看发展,站在更高的层次促发展,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对接“一带一路”相关工作,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