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焦作日报》创刊60年之际,本报再度追忆新闻界泰斗、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一位在《焦作日报》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导师,一位曾对《焦作日报》关怀备至的恩师,一位与《焦作日报》有着难舍情缘的良师。
“他两次为《焦作日报》题写报头,放眼全国,没有哪一家地市报能享受如此殊荣。”
“他曾欣然担当焦作日报社顾问,并多次指导焦作日报社工作。除了焦作,他没有给任何一家地市级报社当过顾问。”
“从1995年开始,他生前每年都要收藏《焦作日报》合订本。他对《焦作日报》的厚爱,许多地市级报社都无法企及。”
在追忆穆老与《焦作日报》的情缘时,焦作日报社党委原书记、原总编辑柴国庆连连感叹。
1995年10月11日至18日,受焦作日报社邀请,已退休在家的穆老在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的陪同下,重提金笔走怀川。
柴国庆回忆:“在焦作期间,我前往拜见穆老与冯老,并代表焦作日报社向两位老前辈汇报了报社发展近况,二老听后十分高兴。”
“穆老当时勉励焦作日报社,要始终把提升报纸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还要注重培养名记者、名编辑。”
聊天中,柴国庆激动地向穆老请求:“1988年1月,《焦作日报》启用了您亲题的繁体字报头。现在,全国都在推广简体字,能不能请您再为《焦作日报》题写简体字报头。”穆老欣然应允,并提笔连写4个“焦作日报”字样,让柴国庆挑选。
此时,柴国庆拿出备好的焦作日报社顾问聘请书诚邀穆老,穆老高兴地答应了。
穆老与焦作日报社的交往极其真诚。自1995年成为焦作日报社顾问后,他生前每年都会收藏《焦作日报》合订本,并适时提出建议。每年年初,柴国庆还会带队到北京拜见穆老。
在柴国庆眼中,穆老形象清瘦,目光炯炯,精神矍铄,对生活、新闻事业充满了无限激情。
与穆老有着亲密接触的还有焦作日报社摄影部原主任王振松。在焦作日报社创刊60年之际,“老摄影”王振松正在整理1995年穆老莅焦考察时的影像。
王振松回忆,1995年10月11日至18日,穆老、冯老围绕焦作小康村建设,先后深入博爱县许良镇泗沟村、沁阳市太行街道、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区等地考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采访时间很紧张,身边人员不断提醒穆老、冯老注意休息,可两位老前辈始终斗志昂扬,手拿采访本,认真记录。采访中,他们没有一点官架子,很随和。”
“我记得,在武陟采访结束后,穆老、冯老与我单独聊天,一起回顾几天来的采写过程。遇到听不懂的方言,他们十分谦虚地向我核实。”
随即,穆老与冯老在《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焦作日报》上,分别以《牛角川隆起》《中原“金三角”纪行》《焦作——中国中西部升起的希望之星》为题,为焦作发展书写大文。一时间,焦作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
在王振松整理的照片中,穆老在田间地头与焦作老百姓开心地聊天,在云台山中看着壮美山水微笑……他对焦作厚土热爱至深,对《焦作日报》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