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那么蓝空气为何还是污染?原来是臭氧取代PM2.5成为今夏空气首要污染物。
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但它却成为今年夏季污染物的主要元凶。
一般认为臭氧吸入体内后,能迅速转化为活性很强的自由基-超氧基,主要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从而造成细胞损伤。臭氧可使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花生四烯酸增多,进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志愿者研究表明接触0.09ppm臭氧2小时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显著下降;浓度达0.15ppm时,80%以上的人感到眼和鼻黏膜刺激,100%出现头疼和胸部不适。由于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损伤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纤毛,从而削弱了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因此,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臭氧还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臭氧浓度在2ppm时,短时间接触即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
臭氧不像颗粒物,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它的形成必须有一类物质——“前质体物”,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目前,我市也制订了全面的治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