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政治生态好 焦作气象新
刘九学:技术革新保安全
耐人回味的六十年
王继兴 作
万古英华图((国画)
贺《焦作日报》 创刊60周年
点点滴滴总关情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耐人回味的六十年
□宋国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说来有缘,我与《焦作日报》同岁。60年来,是《焦作日报》伴我一路走来。她不仅启发我萌生了写作的欲望,培养了我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而且是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在阅读中让我明理睿智,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明确人生方向,使我受益匪浅。

  年轻时我有一个梦想,很羡慕记者这个职业。记得我初次接触《焦作日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是公交公司的一个普通青年工人,后被抽调到单位机关做宣传工作,并负责报刊的收发工作。每天不管邮递员什么时间送来报纸,我都及时把《焦作日报》分发到每个领导的办公桌上和有关科室,然后自己就认真分析研究《焦作日报》每一篇文章的写作定位、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就萌生了给《焦作日报》投稿的冲动和欲望。

  刚开始给《焦作日报》投稿,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每天都盼着邮递员的铃声。当打开报纸发现有自己的文章刊登时,尽管是小“豆腐块”,心里也特别高兴,自己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在这种动力下,我又报名参加了《焦作日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有幸聆听编辑老师的讲座,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并被聘为特约通讯员。可以说,是《焦作日报》这些辛勤的编辑老师给了我写作的信心和勇气。之后经常有一些我写的通讯报道见诸报端。

  后来因为工作变动,我先后任公交公司宣传部副部长、公交四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由于事务繁忙,没有再给报社投稿,但是《焦作日报》每天都摆在我的办公桌上,阅读《焦作日报》是我每天的必修课。由于年轻时《焦作日报》培养了我一定的写作基础,在走上领导岗位后,对在工作中常用的请示报告、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政研论文、实施方案、情况通报、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材料等行政公文,写起来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现在我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因对《焦作日报》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我又加入了《焦作日报》老年记者团,我想借这个平台圆我年轻时的记者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对《焦作日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对《焦作日报》还是情有独钟,我会沏上一杯茶,坐在树荫下,带上老花镜,悠闲自得地翻阅《焦作日报》。因为这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品位、一种情趣,更是一道耐人回味的精神大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