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握好坚持好“贴”“稳”“长”“干”
耄耋老人的报人情怀
不忘初心 勇于创新
科室风采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好坚持好“贴”“稳”“长”“干”
——访焦作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杨法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1年,杨法育(左)带队在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采访。(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 蕊

  刚刚卸任焦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职务的杨法育,在本报创刊60周年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60年一甲子,《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是焦作日报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认真回顾总结。

  在《焦作日报》创刊60年的历程中,杨法育从2005年6月18日至2017年4月18日,带领报社广大干部职工走过了五分之一的时段,实现了从老城区到市政核心办公区的历史性搬迁,又在示范区争取到将近100亩地的发展空间(其中一期工程印务中心已经投运),原址办公楼、印刷厂整体出租,创造了固定资产过亿元、年综合收入过亿元的历史。在报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杨法育获得“第二届中国地市报十佳社长(总编辑)”称号。

  回顾报社60年来的发展,杨法育感慨良多。他说,从小报到大报,从一种媒体到多种媒体,从小平房到现代化办公场所,无论是办报质量还是发展规模,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这些年来,报社党委带领大家团结奋进,全体员工埋头苦干,我们的事业逐渐发展壮大,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在《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很有必要,庆祝是为了增强信心、坚定信念,总结回顾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谈及报社发展,杨法育语重心长地说,回顾焦作日报社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确实有许多值得回顾、总结和坚持的东西,其中有四点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把握好、坚持好:

  一是坚持一个“贴”字,即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贴紧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站在群众的角度,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多写带温度、沾泥土的精品佳作,真正成为市委、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

  二是坚持一个“稳”字,即要有稳定的思路,稳定的思路和发展状态是干成一切事业的基础,决策上要稳、不折腾,持续推进;要有稳定的队伍,培养好人才、建设好队伍,让报社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三是坚持一个“长”字,即要有长期的战略,不搞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成,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胸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还要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持家、细水长流。

  四是要坚持一个“干”字,即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报社作为自收自支单位,既要讲政治,也要讲经济,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想过好日子,首先必须在政治上牢牢站稳脚跟,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在自身发展上,必须有实干精神,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领导既是指挥家又是实干家,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全体员工既要有实干的精神,又要有巧干的能力,只有苦干加实干,才能拼出美好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

  最后,杨法育衷心祝愿焦作日报社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把报社的事业发展得更好,为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贡献更多更大的新闻力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