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展现老年风采 弘扬太极文化
练拳要循序渐进避免伤膝
《太极》歌曲走红网络
杜永胜:情痴太极 传播太极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四十五)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永胜:情痴太极 传播太极

作者:本报记者 宁江东 实习生 郑微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杜永胜。(本报资料照片)
 
   

  他是地地道道的焦作人,拳踪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忘宣传家乡焦作,宣传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在他心里,家乡是福之源、根之所。他,就是太极拳大师王西安入室弟子、焦作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太极名师杜永胜。

  杜永胜1949年出生于太极故里焦作。8岁时,为了强身健体,他走进了武术之门。最初,杜永胜随父习练大小洪拳,17岁时他又远赴河北沧州,拜师刘书田,学习太祖拳、长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通背拳等拳种。

  20世纪80年代初,习练太极拳在温县兴起,杜永胜又对太极拳产生了的兴趣。在焦作市举办的一次武术比赛上,杜永胜被太极拳刚柔相济、潇洒飘逸的拳姿深深吸引,后来得知表演者就是太极拳大师王西安时,他便与王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掌握太极拳精髓,他多次从焦作来到温县跟随王西安练拳,并拜王西安为师。在王西安的言传身教下,杜永胜在陈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及推手、技击、器械等方面无所不精。尽管拳技日益精湛,但杜永胜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一个动作他都要重复习练上百次。

  赛场见真功。多年来,杜永胜积极参加各种武术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多次应邀担任国家、省、市比赛裁判员。

  随着太极拳养生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杜永胜开始对太极拳养生功能深入研究,国学、中医、运动学等,他一一涉猎,并融合套路,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创编养生拳,因人施教,成效明显。

  1999年,杜永胜随儿子到上海定居,从此他把陈式太极拳也带到了上海。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太极拳,他先后到上海各大公园、文化馆等处习练太极拳,飘逸优雅的拳姿很快博得市民关注,当得知杜永胜习练的是陈式太极拳后,大家纷纷要求跟他学习太极拳。

  杜永胜授拳注重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入门,循序渐进教授太极拳套路、器械,辅以健身气功等。习练者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再接受太极拳技击防身术等训练。他的教学法和教学理论很快得到学员的认可,跟他练拳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今,杜永胜传拳脚步也遍及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他本人先后担任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总会副会长以及十多家分会名誉会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