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嘉莉 通讯员郭玲)2016年11月14日,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星新材)发布公告称,双星新材与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立公司)签署股权投资意向书,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对卓立公司进行投资;投资完成后,双星新材将持有卓立公司55%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卓立公司目前已走出破产危局,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此之前,中站区法院副院长史文辉已经带领合议庭法官,为卓立公司的破产重组忙活了近1年。2015年12月5日,卓立公司向市中级法院申请重整,市中级法院作出民事裁定,受理了卓立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由中站区法院史文辉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
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2001年4月登记设立,注册资本8000万元,是国内首家以研发、生产热烫印、热转印耗材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医用热转印膜获得世界500强百特公司的认可,彩色树脂基碳带、水洗标碳带、边压树脂基等产品均为国内领先。其中,水洗标碳带目前全球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此类产品,卓立公司生产的灰色Z600H产品被美国苹果公司认证为“苹果灰”,是苹果产品在中国生产的指定标签碳带供货商。
虽然在产品市场上一路领先,但由于卓立公司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链一直紧绷。在创始阶段,因资本积累少、银行融资能力不够,导致项目资金不能一步到位,卓立公司及公司创始人开始从民间进行融资。由于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扩张过快,尤其是薄膜线项目建设规模标准高,资金需求过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卓立公司对于项目评估和资金风控能力不足,财物管理不够规范,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造成资金往来繁杂,资金持续偏紧,负债过高,引发大量诉讼案件。最终因内外融资环境恶化,公司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资不抵债且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在行业内部,卓立公司是一家大名鼎鼎的企业,2014年差点收购美国的一家同行企业。破产重整后,美国的这家公司又回头来收购卓立公司,提出要控股70%。最终双方没能达成一致意见。”史文辉说。
卓立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后,在中站区法院的监督指导下,管理人以市场化的重组方式为基础,制订了重整计划草案。在重整过程中,中站区法院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多方协调利害关系,并结合卓立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兼顾债权人、公司职工、出资人和重组方等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制订重整计划。重整计划是管理人在对公司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清产核资基础上,进行了周密的财物分析与法律论证,广泛征求了债权人、公司职工、出资人和重组方等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反复研究后制订的。
2016年9月27日,卓立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会议召开,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重整计划决定由江苏双星彩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方为卓立公司提供流动资金支持,以实现股东投资快速增值。双星新材作为卓立公司的同行,通过整合产品线迅速扩大其市场份额,并整合双方的资金、技术、渠道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卓立公司还要通过减员增效、优化产品结构等渠道,盘活公司资产,提高公司效益,在重整5年后达到净利润8000万元的经营目标。
目前,卓立公司已经摆脱了资金困境,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中站区法院主持的重整工作,使得一家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走出了破产的危局,成功避免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并减少了债权人的损失,促进了行业资源的整合,为卓立公司的下一步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