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新闻联播》原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收费。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ChuhYy_:《新华字典》虽然权威,但在这个随手百度一下就能查到汉字意思的时代,《新华字典》APP或许不会激起广大用户付费使用的欲望。
@不知潇湘在何处:《新华字典》APP与纸质字典的内容完成相同,应属公益性质,如果使用者每天只能免费查2个字,多少会让人觉得APP开发商过于吝啬。其实,人们若想查字,百度一下即可,何必非要付费呢?
@芳心云天:《新华字典》属于公共资源,是向国民普及汉字文化的工具,所以,《新华字典》APP也不宜收费。当然,研发《新华字典》APP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经费,适当收费也可以理解,但笔者建议让使用者自愿“打赏”,或许这样的收费方式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单建华江苏:收费没有问题,关键要看有多少人认可这个价格,这需要经过市场检验,如果产品做得好,定价高一些也无妨;如果产品很一般,就算免费也没多少人会使用。总之,新产品上市必须经过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先忙着收费有些不妥。
@晓平王:《新华字典》APP的定价是否过高,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检验。如果体验效果不好,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与定价问题相比,公众更愿意将目光放到《新华字典》APP的使用性能及技术升级上,这对于尊重知识产权的时代来讲更有积极意义。
@莫莫的时间:《新华字典》APP向使用者收费,主要基于其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的权威性和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但是,《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消费者对此是否买账还是个未知数。《新华字典》APP向使用者收费,或许会让字典市场的竞争者看到更多商机。
@万里箐空: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热门产品、必备产品,《新华字典》肩负着传承中华语言文化的重任。所以,这类产品的生产者不宜过多考虑商业利益,如果出版商把《新华字典》APP做好,即使损失一些经济利益也无妨,因为其带来的美誉度和品牌效应对于出版商来讲,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邵武古山何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华字典》APP向使用者收费可以理解,但出版商不能唯利是图。笔者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版商多考虑一些社会责任感,多增强服务意识,尽可能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免费服务,为普及汉字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下期话题】
冷遇的父亲节
6月18日是什么日子?或许很多小伙伴的第一反应是某电商大促的日子,毕竟铺天盖地的广告还是让很多人被动地接收了这个信息。又或者大家一脸茫然,难道这天有什么特别吗?对,这天很特别,是父亲节。父亲节是感恩父亲的节日,但与其他节日相比,父亲节缺少一些存在感,就连善于炒作“节日经济”的商家,也没有拿出母亲节那样的营销力度。
有人说,父亲节冷遇与父亲这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有很大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