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全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对于检察工作来说,既是一种新挑战,又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近日,记者就检察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走访了沁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建民。
张建民说,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需要保持阳光的心理状态、了然全媒体常识、提升敏锐的应对能力。事实上,突发事件演变为舆情危机,多数时候是由于真实信息传播出现真空引起的。而信息公开透明既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还可以杜绝谣言传播维护政府公信力。在“人人麦克风”的多元开放性网络舆情环境中,检察机关疏导舆情危机,要善于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张建民说,突发事件在演变、传播过程中会遭到各种质疑、批评、追问、谣传甚至谩骂。此时,检察机关如何面对这些质疑、批评并作出合理的引导对于化解舆情危机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基于事件事实和公众诉求的前提下及时作出回应,言语要警惕官腔官调,应从考虑公众诉求方面来处置问题。与媒体和大众交流时应降低姿态,保证平等沟通。对于确是失责行为要敢于认错,避免因逃责嫌疑诱发新的舆情危机。
张建民说,在舆情应对过程中,不应局限在事件发生时官方的各种权威信息发布,对于舆论中带有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要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到舆论场域中和群众展开正面辩论,通过真切的交流互动以正视听。在网络引导过程中,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要善于用公众易接受的形式解读法律条文和政策方针,需要与公众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在真诚沟通中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张建民最后表示,检察机关应对舆论监督,不能仅靠事后被动应对,而应强化自身危机防范意识,从现实根源入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检察机关的公信力自然会得到提升,舆情环境也会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