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当凌绝顶赏风光
田间忙碌的 “板凳局长”
祝 福
贺绍碧 作
飞入寻常百姓家(水墨漫画)
我与《焦作日报》的未了情
贺《焦作日报》 创刊60周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领导科学》杂志创办者、原主编徐仲华寄语《焦作日报》
当凌绝顶赏风光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0年,作为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焦作日报》阅评会主评委,省《领导科学》杂志创办者、原主编徐仲华为本报提纲挈领,也因此成就了他与本报的一段情缘。

  当年,徐仲华代表阅评会对本报点评:《焦作日报》导向正确,格调高雅,有高度、有深度、有看头、有嚼头,大气、秀气、雅气。

  《焦作日报》突出表现:大局意识强、政治敏锐度高,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认识到位,反应迅速,策划及时,推出理论解读、评论和贯彻落实专栏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上下联动,形成新闻强势,很好地发挥了党报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贴近基层的专栏策划到位,稿件数量多、质量高。《看农家 观“三农”》《老区行》《文化瑰宝怀川行》等“记者走基层”专栏,推出了大量来自生产、生活一线的鲜活报道,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典型人物报道同样可圈可点。

  最后,徐仲华代表阅评会建议本报,采用项目管理制、人员流动制、社外借脑制、优稿重奖制等办法,在重大策划、言论引导、图片使用等方面解放思想,大胆运作,进一步突出党报优势,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年,徐仲华代表阅评会对《焦作日报》的点评,使《焦作日报》获益良多。

  然而,多年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徐仲华第20次,也是最后一次参与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阅评会。他对《焦作日报》的高度评价,以至于7年后的今天,再次被已经85岁高龄的他忆起时,仍在赞叹:“《焦作日报》办得不错,是全省地市级报纸的佼佼者。”

  今年6月初,记者在省《领导科学》杂志社的家属院里见到了徐仲华。那天,记者刚到,就看见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也极度下降的徐老,手拄拐杖,站在单元楼门口向记者招手。而后,他又热情地引领记者来到家中。

  虽然视力不好,但是读书看报仍是徐老每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前段时间,他阅读《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一书,每读10分钟,休息10分钟,硬是把这本厚厚的书籍读完了。听说此事,记者被徐老顽强的学习精神所折服。

  徐老说,在20世纪80年代《领导科学》杂志筹办时,河南、山东、上海、河北等地都在争取筹办权。最后,我省捷足先登,成了业界领跑者。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业内人士依然需要奋勇登攀,抢抓机遇,成就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谈及《焦作日报》,他坚信,《焦作日报》有实力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左图 徐仲华(左)在接受本报记者王玮萱采访。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