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蔼蔼园圃
一斗水
樱桃大于时间(国画)
“山阳春早”,收获的 不仅仅是一个春天
诗词六首
拍卖公告
关于S309获轵线大黄庄至焦温高速环岛段 大修工程通告
交房通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蔼蔼园圃
□张伯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走进一个园圃,从此我栽下了心里的那棵文学常青树。

  1983年9月的一天,我忐忑地走进焦作日报社,小心翼翼地敲开副刊部的门,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女老师热情地站起身和我打招呼,尽管和她从未谋面,但一见便知道是副刊部的华秋娴老师。因为前一天我已经和她电话联系过,为我投的一篇赞颂老师的微型小说《烛光》,她电话里问是真人真事,还是源自现实生活的虚构,我向她作了回答。应该说那是我学写小说的处女作,见报之后,激动了好几天,写作的激情一时澎湃不已。自此,便和报社的副刊部老师有了直到如今的联系,自此我才真正成了爱好文学、坚持写作的业余笔耕人。

  说起来,老来不宜话当年,但常常是憋不住,我是在少年时就做过文学梦的人,小学时写的文章多受老师表扬,升中学时以年级总分第一、其中作文分最高的成绩而扬名一时。那年的升学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是《我和雷锋叔叔比童年》,记得那是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一气呵成,似乎踌躇满志之间,却由于文章中有一个字忘记写法而惴惴不安,这个字就是“梦”,那一刻,只记得上半部分是“林”,下半部分的“夕”却完全失忆,最后只得用一个故意写得模糊的“楚”字来蒙判卷的老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到现在想起来,我还在心里自我调侃:“你本不是个清楚的人,怎么能在人生中最早展示写作才华的重要文章中独独忘却写作之‘梦’呢,大概自己就不是当作家的坯子吧!”

  上中学时,我写的文章还时常被老师作为范文选读。正当初中毕业之际,大家意气风发准备考重点高中时,“文革”开始了,毫无例外,我跟亿万名青年一样,轰轰烈烈地投身到“红色海洋”中经风雨见世面。学,不开了;课,不上了。笔倒是未停下来,因为剩下的就只是喊口号写大字报。一时间,自己那一点特长倒是派上了用场,文斗接着武斗,大字报批完校长批书记,写完老师写同学。如今想起来,那时我脑海里的“文学梦”这三个字全无,有的就是歇斯底里地喊口号没日没夜地写大字报。到最后我作为县里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学生代表,将自己在“文革”中的表现写成几千字的演讲稿,四处演讲,跑遍了全县十几个公社。到1968年下半年,作为已经不是学生的学生们,又潮水般地开始上山下乡,沸腾的热血瞬间冷却下来,大家终于直面现实,正视起个人的生活和未来……直到四年后回城参加工作,我脑海里的那朵文学浪花也曾隐隐约约泛起,但多是写总结,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

  我庆幸在而立之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全国报刊蜂起,文学园地遍开。《焦作日报》开设的副刊栏目此时已处在文学青年的簇拥之中了。自那天第一次走进焦作日报社副刊部这座文学园圃,我便激情涌动,一发而不可收,给副刊写诗歌、写散文、写小小说……后来,因为缺少本土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华秋娴老师曾要我在这方面用用劲,我也确实写了几篇。

  再后来,刘金忠老师主编副刊,我和报纸接触更多起来。到外地采风,组织文学理论研讨,开作品研讨会等活动,有时也通知我参加。难忘那段文学潮涌的时期,围绕在《焦作日报》副刊的文学人群,不只是年轻人,有年近花甲的壮志未酬者,还有不识文学之愁的少年学生,男女老少,纷至沓来,洋洋相聚,说感想,论写作,取舍不同,各抒己见,无条条框框,有风格独异。那时,有着文学之梦的人耐不住寂寞,在副刊部刘老师直接或间接安排下,我还经常应邀到各县区进行文学讲座,与当地的文学爱好者聚会,交流写作经验体会,为焦作地区的文学潮涌推波助澜。刘老师人品很好,直率诚恳,不管对人或是作品,总是能令人信服地进行批评指正,在这方面,我受益匪浅,内心很感激他。

  30多年中,我由于天分不足,虽努力在国家、省市的报刊上发表过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有些作品曾在所在企业部门和市里面获过奖,但总是少有像样的东西,然而,即使如此,到今天看着写作的草稿倒也已近等身,内心还是充溢着满足欣慰之感。

  蔼蔼园圃,茸茸芳草。想30多年来,在《焦作日报》副刊文学园中沐浴文学的春风春雨,才有了那么多的师友,才有了自己在文学园地上的些许长进和收获,自诩也算是这座芳草园中一片叶子。真庆幸和《焦作日报》副刊结缘,因为,她是唤醒我文学之梦,诱导我在写作中快乐生活的伊甸园。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