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蔼蔼园圃
一斗水
樱桃大于时间(国画)
“山阳春早”,收获的 不仅仅是一个春天
诗词六首
拍卖公告
关于S309获轵线大黄庄至焦温高速环岛段 大修工程通告
交房通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斗水
□东 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

  一斗水,是一个小山村的名字。这个村名常使人产生误解,以为那不是一个村名,而是一个数量词。

  一斗水,又不仅仅是一个村的名字,更是一份极其珍贵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的丰厚资源。

  这个村,是修武县云台山镇的一个行政村,现有66户人家,210多口人,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云台山深处,向北稍作行进,就进入了山西省陵川县。

  一斗水的村名缘于村西北古道旁的一汪清泉。这汪泉水自从被这里的山民发现后,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过了多少代,也不管是连年干旱,还是数日暴雨,它表现出来的水量永远都是那么多——一斗之许,不溢不降,不枯不竭,随取随涌,取之不尽。

  一斗水这眼神奇的泉水,相传是由一根长不盈尺、粗不及藕,昼伏夜出,闪闪发光神奇的小棒槌幻化而来。这个村在最盛时有五六百口人,古道上每天过往行人数百人,而他们的饮水问题,全靠一斗水这眼泉水提供。现在的一斗水经过历代开挖砌修,已成为一个自涌井,井上有亭,亭旁砌石加以保护。

  神奇的山泉,如今已成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金字招牌,成了当地颇具盛名的一个景观。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口甘泉,这个地方才能有人居住,才能有商旅歇脚,才能有家族繁衍,才能有盎然生机,也才渐渐有了“一斗水”这个地名。

  二

  一斗水村是河南、山西两省以及辉县、修武、陵川三县的交界,很早就是兵商要道,当地人称清口古道,即穿一斗水村而过,至今还像一条巨蟒缠绕在崇山峻岭间。

  清口古道属于古代“太行八陉”中的白陉,古代商贾经此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驮运到山西及关外。白陉是“太行八陉”中由南而北排序的第三陉,在今修武县云台山境内,是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道,总长五公里,宽两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现在的栈道上还留存着多处马蹄印。

  漫步古道,踩着那一块块光滑但又凹凸不平的石板,你的眼前会闪现出一队队风尘仆仆的马帮的身影,耳畔会响起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你也许还会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那首苍凉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曲子。

  你站在现代深情地回望历史,历史也在踮起脚尖期盼未来。

  上世纪70年代,时任一斗水村的党支部书记郭麦旺,带领方圆20公里12个自然村的300多名劳力,打穿一个又一个山洞的伟大壮举,充分体现了山区人民不畏艰险、开山凿洞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使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艰苦创业的一种精神代表。他们10年苦干的劳动成果——修陵公路,1989年全线竣工通车,不仅使本村和公路沿线几个村的山民从此告别了交通闭塞的历史,而且此路成为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为发展省域经济,尤其是为当今发展旅游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从一斗水村向下贯穿的19条穿山隧道,如今已成云台山一景,被命名为“叠彩洞”,从高处鸟瞰,但见曲洞连环,弯弯绕绕,在悬崖峭壁间呈螺旋式上升之势,堪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对于那条历史悠久的清口古道,修陵公路是一条年轻的盘山公路,恰好是它的年轻,使外界更多的人认识了一斗水,了解了一斗水,同时也使一斗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一斗水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一古一新,成就了如今的一斗水。

  三

  一斗水村的石头房,是这个小山村坚硬的骨骼和长久的记忆。

  一斗水村由外口、东沟、西沟三个自然村组成,无论是哪个自然村,家家户户盖的都是石头房,其中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数十间,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在这些明清建筑中,历经百年风雨的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也是这群样式古朴的石头房中的两颗熠熠闪光的明珠。

  贾家大院始建于1850年,坐北向南,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大门在南屋偏东,正房三间两层,块石砌墙,灰板瓦盖顶,东西耳房各两间两层,石板盖顶,东西厢房各三间两层,灰板瓦盖顶。南屋三间两层,灰板瓦盖顶,东西耳房各两间两层,石板平顶。院内屋内皆用石板铺地。

  李家大院始建于1845年,呈正方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占地484平方米,拥有上下两层34间,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其建筑结构与贾家大院相似,只是大门在西屋偏南。李家大院的大门门楣上题有“西有长庚”四个金字,特别引人注目。长庚,即金星的别名,古称太白金星,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跟地球最接近、全天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一颗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自东向西逆转,以其运行轨道所处方位的不同,人们将黄昏最早见于西边天际的金星称为长庚,将凌晨最迟从东方天际隐退的金星称为启明。由于“庚”字兼有年龄之意,所以在民间“长庚”又有长寿之说。李家宅门朝西,面向金星,西方属金,金即财富,且太白金星十分容易使人联想起“李太白”,暗合宅主之姓,所以根据这些情况,我们不难猜想,李家的先人是借助这颗明星的“早出晚归”,来教育和勉励家人和后代,只有勤劳持家,才能丰衣足食,兴旺家业,同时希望家族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在一斗水村的石头房间穿行,不经意间还会有一个新的发现:这个村的许多家户都喜欢在院子里或家门前种上一棵红豆杉树和盆养几株山丹丹花,那一种绿油油的颜色和红彤彤的色彩,把山区人家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都淋漓尽致地书写在了你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

  一斗水村还有一棵千年古柳,形似舞女,状若门洞,无论是你在远处静静地观察它,还是你走近它跟它合影,它都能让你联想起岁月的悠长,让你感慨生命力的顽强。

  四

  几百年前晋商下山,沿白陉古道经一斗水村,到达中原和南方,到达人口稠密的地方淘金,辛辛苦苦寻找的是生存门路和发家之道;而如今,人们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凭借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蜂拥上山,进入一斗水村,快快乐乐追求的是休闲娱乐和健康养生的高品质生活。毋庸置疑,这种巨大的反差,是历史的进步。

  一斗水村在广大游客心目中“云台深处石头村”的地位,是随着近几年云台山对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相应提升的,它已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布衣村姑,而是华丽转身,迅速成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粉黛佳丽——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摄影基地,避暑天堂,霾外桃源,养生福地等,一系列称号和美誉纷纷落在它的头上,使它一年四季再也无法安静下来。

  一斗水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它的传统风貌是由千百年来人们对土地、生命、人生的态度等内在的因素逐步养成的,而这些态度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态、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长远的价值,尽可能地维持其本原,有更重要的意义。

  因为我们深知,100年乃至1000年后的一斗水村,依然需要一斗水汩汩流淌的清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