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当前,随着新传播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使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重大改变,传统媒体承受着转型之痛。纸媒传播的终端——报纸发行如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这是党报面临的历史课题。面对诸多困难,焦作日报社向内挖潜、向外学习,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保证报纸发行量不降反升,成就了一段业界佳话。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其他报社发行工作遇到的困难,焦作日报社也都遇到了。特别是自2010年微博元年至2014年媒体融合元年,微博、微信、客户端风起云涌,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传媒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报纸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行量逐年缩减,经济效益持续走低。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6月16日,焦作日报社发行投递公司经理武文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是不少,但大家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拓思路、想办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辟了老年记者团、小记者俱乐部等多个阵地,开展了读者俱乐部健康体检、品茶会等多种活动,拉近了读者与报纸的距离。”
事实正是如此,近年来,焦作日报社100多人的发行队伍人员稳定,发行员工资待遇逐年提高,报纸发行数量稳步提升,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报纸征订是报社的中心工作,必须想方设法确保发行量不下降。1988年自办发行以来,为满足市场开发的需要,焦作日报社对发行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从2004年开始,报社要求发行人员与采编人员密切配合,发挥采编人员人脉资源广的优势,全力征订报纸。
报社每年春季、夏季的重点工作是征订《焦作晚报》。为此,发行投递公司全体人员不仅要完成各自的征订任务,还要积极配合采编人员做好征订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每年年底大征订时,报社党委一班人带头抓发行,与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签订《焦作日报》征订目标责任书。在报社内部,党委与各科室也签订目标责任书,召开大征订动员会,号召全体人员参与发行。
为保持发行队伍稳定,报社不断提高发行员的待遇水平。发行投递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照相关政策,为发行员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购买人身意外险,发放高温补贴和雨衣、凉茶等劳保用品,解除了发行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发行员的工作积极性。
报社还增加服务项目,拉近读者与报纸的距离。发行投递公司在城区广场、公园、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阅报栏,仅2015年就新建25个,既为市民阅读报纸提供了方便,又扩大了《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的影响力。
成立读者俱乐部,加大为读者服务的力度。发行投递公司遵循为读者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开展“晚报进社区、服务零距离”活动,先后在平光小区、中森家园、河阳新村等居民区举办“社区达人秀”,受到群众欢迎。报社读者俱乐部老年记者团成立以来,每年都要策划各种活动50余次;健康体检中心每年组织订报户体检近千人次,丰富了服务内容,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党报是党的宣传舆论主阵地、党的喉舌、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发行数量,就是扩大党的舆论引导的覆盖面,把党和人民联系得更加紧密。不断进行党报发行思路与策略的创新,想方设法壮大党报读者群,是党的新闻事业赋予每一位报人的神圣使命。”武文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