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党报心 怀川情 纪念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自办发行蹚新路
迎着朝阳出发
众志成城破困局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迎着朝阳出发
——焦作日报社读者服务中心焦东站工作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6月17日早晨,发行员整装待发。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
  发行员在分发报纸。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
 
   

  6月17日4时30分,东方刚刚泛出鱼肚白,焦作日报社读者服务中心焦东站的14名工作人员已陆续来到站里,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有人打扫站内的卫生,有人检查报纸征订报表,有人整理回收来的废旧报纸。“每天报纸印刷的时间不确定,但我们的原则是人等报,所以要求大家5时前必须到岗。”该站站长张妍说。

  大家忙碌了一会儿,见送报车还没到,有几个发行员拿出自带的早餐,倒上一杯热水,匆匆吃了起来。记者趁机对大家进行采访。

  王喜玲从事发行工作已经6年,负责该站最远的一条投递线路。“这条投递线路沿山阳路向北到牛庄,再向东一直到市循环产业集聚区。”她说,“每天要花5个半小时才能把所有的报纸投递完,中间还要回来给电动车充一次电。”

  李秀芳2002年开始从事发行工作,15年的报纸投递生涯,把她锻炼成了“活地图”。“焦东站14条投递线路我跑了个遍,沿途企业、村庄、门店我都了如指掌。”李秀芳说。

  连续3年被焦作日报社评为优秀发行员的耿景兰,年年订报数量都是焦东站的第一名。问其秘诀,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她连续多年为一对老年夫妇送报纸,发现这对老年夫妇的儿女都不在焦作,就主动帮他们干一些体力活,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闺女真中!”这对老年夫妇经常这样夸耿景兰。

  5时40分,门外响起汽车喇叭声。“报纸送过来了。”发行员纷纷出门,把成捆的报纸掂进屋里,分拣、装包,大约40分钟后,整理好报纸的发行员骑上电动车,迎着朝阳出发了。

  看着同事陆续离开的背影,张妍说,每天这十几个人奔波在路上,她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原来工作时间我最怕接发行员的电话,害怕出了什么问题。”她说,“现在我们建立了微信群,大家投递完报纸后,都要在群里报个平安,这样我的心才踏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