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成绩第一,考生纪元以为自己铁定要被录用了,不料突然接到通知——因专业不符,她的录用资格被江苏省徐州市人社局取消了。纪元所学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此次招考要求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是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该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纪元本以为把情况跟徐州市人社局解释清楚就行了,但从电话抗议到信箱投诉,从行政复议到司法诉讼,她的申诉绕了一圈又一圈,始终在维权迷宫里“兜圈子”。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刚柔v:“白马非马”并非是个笑话。作为政府部门,人社局对一个完全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说“不”,除了说明权力膨胀的任性外,没有更好的解释。如果长此以往,损害的不仅是政府的形象,而且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后果将十分严重。
@芳心云天:“白马非马”的背后暗藏猫腻,纪元维权之路如闯迷宫,被“兜圈子”,怎能不让人生疑?人社局太任性,不知将一个“通过资格审查且笔试面试都第一”的考生突然拒之门外为哪般?呼吁相关部门助力纪元彻查此事,还当事人一个公道。
@风开季节:这件事确实让人不解,二级学科“不符”一级学科,本就有问题,而维权变成“走迷宫”,更是无法接受。
@奥格了:人社部门作为招聘录用人才的职能部门,有着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政策要求,出现“白马非马”的情况,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是否另有猫腻很值得怀疑,期待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查明情况,以正视听,同时给纪元一个公平公正的答复。
@云盅慢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应该秉承“公开透明,择优录取”的原则,容不得半点马虎。在笔试面试成绩第一的情况下通知当事人专业不符,不免令人怀疑这是一场“萝卜招聘”。如此,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更使人们对公务员招录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丧失信心,更加有损政府的公信力。
@梅语馨香:公务人员的考试录用,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如果资格审查没有通过是不可以参加笔试和面试的,现在纪元笔试面试成绩第一,却被告知因专业不符,不予录用,这让谁也难以接受。事至如今,相关部门推诿扯皮,实在令人气愤,期待监管部门彻查相关责任人并依法追究责任。
【下期话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北京市高考文科最高分获得者熊轩昂成了这两天的网红。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而第一名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这话真是“有人听了沉默,有人听了流泪”。无须讳言,这话很坦白,道出了当下一些实情。事实上,这种感受是有数据支撑的。清华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清华社科学院14级的学生里,入学之前曾到过境外的学生占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到过境外的学生只占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则有22.7%。同时,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只占总人数的17%,而当年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