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提起市政协常委李艳芬,不少人能记起她作为市政协优秀委员在主席台领奖时的身影和组织农林界别委员在田间地头开展界别活动时的笑容。其实,在本职工作上,她获得过“焦作市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是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工作者、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艳芬之所以在本职工作和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上作出突出贡献,是与她平时注重学习,严格自我要求分不开的。无论市政协还是市农业局组织的学习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利用一切机会向专业人士请教,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她就把重点记录在册,回来再研究琢磨,直到弄明白为止。业余时间,她参加职业技术等级考试,自学了专业英语等课程。她的书柜里有她参加工作以来的笔记本30多本,所记载的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理论知识、工作记录等。
干好本职工作,是委员建功立业的基石。一直以来,李艳芬委员认真履行我市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坚持把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相结合。在她的大力推广下,全市目前出现不少以沼肥综合利用为纽带、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的农民合作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做好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治工作,成了李艳芬日常工作的重点。为确保普查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她经常带领大家分赴各县(市)区进行检查指导,对采样流程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关注民生,建言献策,是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一要务。据统计,自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李艳芬共撰写提案20余篇。其中《关于整合财政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监督力度》《加强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夯实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还群众蓝天碧水》等被列入重点督办提案,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李艳芬积极参加政协调研和协商议政工作,每次调研视察,她都积极主动参加,并发表个人意见,撰写协商议政发言材料。
李艳芬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积极投入各项社会活动。市政协发出助力脱贫攻坚倡议后,她马上组织农林界别委员到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村开展帮扶活动,为该村贫困群众培训核桃种植技术,并为他们送去杀虫灯、农技书籍、方便面等生产生活物资。
或许,在别人看来政协委员是一种荣誉、一个身份,但从李艳芬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参政议政、反映民意、为群众奔走呼喊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