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十多年来,焦作日报社陆续出台各类考评细则、规章制度、考评标准上百种,为考评策划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南。“随着报社考评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始终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不放过考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报社考评策划部主任刘中和说。
报社考评策划部自2006年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考评工作的导向、评价、约束和激励作用,鼓励创新,奖优罚劣,探索出一条务实高效的考评策划新路子,有效激发了报社采编团队的活力,促使采编人员编稿、写稿水平不断提升。
2014年,考评策划部的同志听到一些采编人员反映,一些非考核人员在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员文章等稿件不计分、没稿酬很不合理。了解这一情况后,考评策划部向报社党委汇报,在报社党委支持下,制定了非考核人员发稿按照记者待遇计算稿酬的新办法,保护了大家的写稿积极性。
随着报社专刊带大报经营政策的实施,《焦作日报》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刊,丰富了报纸的内容,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考评策划部的同志听到不少记者反映,一篇新闻稿在新闻版发表后,专刊出于专业性的考虑,需要再发一篇更加详细的报道,但专刊上的报道往往被考评策划部评定为重稿,让写稿记者很为难。为了更好地服务经营工作,考评策划部专门制定专刊稿件考评办法,对重稿进行重新界定,让记者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
这样的事例,在考评策划部不断完善考评机制的过程中层出不穷。考评策划部把考核标准细化再细化,具体到所有采编岗位,针对采访对象不同的记者、负责版面不同的编辑等采取差异化的考评措施,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只要有采编人员对考评制度提出改进意见,考评策划部都会认真研究,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
考评策划部在考评工作中力求严谨细致,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每天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对记者、编辑得分进行统计,月底再对统计结果进行认真比对、核查,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随着考核办法日趋完善,报社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团结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