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普焦作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服务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转型
图片新闻
在神经内科领域扬帆远航
别从“中式英语”中寻找文化自信
分手清单
如何看待“川剧变脸”的泄密问题
世相漫话
第二届焦作市青少年 机器人竞赛即将开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7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从“中式英语”中寻找文化自信
□毛建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有些出人意料,一直被人调侃的“中式英语”,竟然进入了小学教辅书。据近日媒体报道,湖北武汉一位市民在家辅导二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发现一本教辅书上印着一句英文“day day up”,意思是“天天向上”。该市民表示,这样的错误翻译让人无法接受,教辅书的作者和出版商不该这么草率。

  所谓“中式英语”,是指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汉文化的影响,拼造出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具有中文特征的英语。“中式英语”的大量出现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语言有着极大兼容性,本身就是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有意思的是,《牛津英语词典》目前已收录近250个“中式英语”词语,包括“Maotai(茅台酒)”“ganbu(干部)”“kungfu(功夫)”等。而“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被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

  但这并不代表“中式英语”可以堂而皇之地进教材、进课堂。更应该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面对“中式英语”大量出现,有人甚至油然生出一种文化自信,认为如今中国强大了,哪怕我们用错了英语、生造出许多“中式英语”,老外也不得不接受。笔者认为,我们现在强调文化自信,但绝不能狂妄自大,自信与自大、自负是有区别的。对于“中式英语”,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不必一本正经地苛责,但也不要从“中式英语”中寻找文化自信,甚至试图通过大讲“中式英语”来体现自尊、自信和自强。

  正如文化学者周海中所说,我们既要以宽容、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调节。具体来讲,对于已经大量使用甚至被外国人接受的“中式英语”,平时讲讲无妨,但在教材里、课堂上,还是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标准的英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