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璐)“终于见到您了!”7月6日下午,阔别10年之久的资助者王剑与贫困生赵柴育在马村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内相拥而泣。10年来,赵柴育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王剑,只为当面道一声谢。温情的画面感动在场所有的人。
今年22岁的赵柴育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据赵柴育回忆,在她刚上五年级的时候,一位身材中等、圆脸单眼皮的中年男子通过学校向她送来学习用品和资助金。随后,在每年的开学和节假日期间,这位好心人都会到家中送来学习用品、衣物及不等数额的资助金。
2010年年底,随着赵柴育一家搬家,与这位好心人也随之失去联系。而此时,赵柴育才猛然发觉,那个默默资助自己3年多的好心人,由于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连名字和电话号码以及家在哪里都不知道。心怀感恩的赵柴育下决心一定要找到他,当面道一声谢。
没有有效线索,单凭资助者的长相和身材,给赵柴育寻找恩人带来很大的麻烦。而这一找就是10年。
赵柴育上大学后,寻找资助者的重担交给母亲柴小雪。经多方打听和照片识别,终于打听到当年资助女儿的好心人是马村区委政法委的一位工作人员。
“我没有什么文化,孩子当年太小,直到我们搬家失去联系后,我才意识到除了好心人的长相,什么都不知道,心里特别愧疚。现在孩子上了大学,我也松了口气,我一定要找到他,把这种爱心传递给孩子,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柴小雪说。
记者了解到,柴小雪有三个孩子,赵柴育排行老二。在赵柴育上小学的时候,丈夫因病早逝,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卖早餐、做手工活……什么都干过,生活的重担常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幸好王剑的关心和资助,给了柴小雪莫大的鼓舞。
“赵柴育和我女儿一样大。得知她的情况,我只希望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后来,再到赵柴育家发现已搬迁,心里也很担心,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重逢。现在得知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我感到十分欣慰。”王剑哽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