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和五中全会相关决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改革办也将此项工作列为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首先,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挑战。过去,各地方节能减碳以行政措施为主,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成本也相当高。对积极行动的企业缺乏经济激励,未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也缺少经济上的处罚,节能减碳难以持续深入开展。建立碳市场、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正是体现碳排放空间的资源属性,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机制,明确企业的碳减排目标,促使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行业节能减碳意识和水平,从而建立长效、低成本的节能减碳政策体系。
其次,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落实中央“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去产能”等五大任务,全国碳市场首期纳入的正是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等去产能、去库存任务重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目的就是通过碳市场,以控制碳排放为约束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投资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化解落后产能。同时,推动发展低碳服务产业,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有效落实中央部署,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三,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落实我国强化气候行动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对外发布了关于强化气候行动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其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实现峰值目标的重要举措,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早在2011年,国家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5年9月,国家对外宣布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全国统一碳市场投入运营后,将超越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总之,建立全国碳市场是促进节能减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任务的重要抓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进去产能、去库存等重点任务,执行成本较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够,难以保证实施效果。但是运用碳交易这个市场手段,准确锁定典型的产能过剩产业,通过设定配额总量合理控制产能存量和增量,通过公开、公平的配额分配营造公平竞争、自由交易的市场环境,通过强制履约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最终就能够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创造出绿色、低碳的新生产业供给,发展绿色金融,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确保兑现国家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的目标。
去年以来,我市碳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是委托河南省冶金研究所编制完成了《焦作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2010年、2015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二是组织两个批次27家企业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等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碳核查,为今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是积极支持焦作煤业(集团)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向国家发改委申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四是邀请北京环境交易所、河南盈碳环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焦作市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会,对全市33家排放企业集中开展碳市场知识培训。北京环境交易所作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北京)中心的重要支撑单位,未来将积极为我市企业的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碳融资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范富伟 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