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喜欢读报,这个习惯使我在几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获益匪浅。读报,还助我在办校报和厂报过程中如鱼得水。
2008年3月,在我快要退休的时候,应聘到优秀民营企业家任太平创办的沁阳永威学校工作,负责编辑校报《永威学苑》。接受这一工作后,我阅读了之前的30多期校报,想在原有基础上办出新特色。
虽然我在沁阳铝电集团办过《沁阳铝电》,更早时沁阳在修建相关水利工程时办过《水库战报》,但这两种小报都是单面油印,与现在校报的铜版纸四版彩印,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模仿《焦作日报》,为此校领导给我订了一份《焦作日报》。
怎么跟《焦作日报》学呢?一是学消息写法,二是学版面编排。该报记者写出的消息,比我这业余通讯员要强多了,我就每天认真读,仔细琢磨,改进和提高自己。版面编排是个新课题,我就看《焦作日报》是怎么编排的,照着模样去做。有时碰到焦作日报社的记者,我会有意识地问一些采访、写稿、编排方面的技巧,特别是与美术编辑顾培利的一次谈话,使我茅塞顿开。
慢慢地,图文并茂的《永威学苑》焕然一新,变得有模有样了。一版的学校要闻,长短消息搭配,配发1~3幅现场图片;二版的教师论文,配发1幅教师美术或书法作品;三版、四版的学生作文,各配发1幅学生的美术或书法作品。校报的出版日期过去是不固定的,我改为每月1日出版,也正规了。2009年11月1日,时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莅临永威学校视察,阅览了《永威学苑》,大加赞赏并欣然题写了报头。从此,《永威学苑》不再用印刷体报头了。《永威学苑》还在2013年3月举行的全省校办报刊展评中荣获一等奖。
后来,董事长任太平计划筹办永威公司报,取名《永威工业园》,主编职责又落在了我的肩头。厂报不同于校报,但它与党报原则上应是相通的。根据我长期阅读《焦作日报》等党报的体会,我将《永威工业园》的四个版面进行了定位,一版重要新闻,二版综合新闻,三版企业天地,四版职工生活。类似这样的版面安排,也是《焦作日报》在四个版时长期坚持的内容设置。2012年5月1日,《永威工业园》创刊号出版,此后就每月一期正常出版了。
我负责的这两份报纸,也学着党报的样子,组建起了报道网络,有众多通讯员,付稿酬。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是用铜版纸、双胶纸彩色印刷。目前,《永威学苑》已办到总第136期,《永威工业园》已办到总第57期。
在《焦作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翻阅着手边的报纸,回想着这些年同焦作日报社的来往,心中感慨良多。我是在1986年3月即在《焦作日报》上发表稿件的通讯员,曾获得过焦作日报社的征文奖,也曾获过《焦作日报》优秀通讯员二等奖、三等奖,还曾在2012年《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活动中,被评为焦作市十名金牌读者之一。
后来,时任焦作日报总编辑王爱军让我谈读报体会,我欣然写下自己几十年来的所思所想,并发表于《焦作日报》。这些美好的回忆,激励着我继续坚持读报用报,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写到老,永远做《焦作日报》的忠实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