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统考和学校考试中,一些学科及格率很低,其原因复杂多样,命题缺乏科学性首当其冲。要想充分发挥命题的指导作用,必须科学命题。那么,科学命题应坚持哪些原则?
一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这既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考试命题的根本标准。人文学科命题,应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密切关注时政热点,聚焦时代使命,贴近现实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考试既要测量语言数理智能,又要测试实验操作、体育、音乐和美术,难于定量测量的智能,要定性描述或等级制评价。这样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大批优秀学生。
三是秉持成功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成功。学业反复成功,能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自信心和积极性。命题过难,将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违背了成功教育原则。
四是紧扣课本练好基本功。课本是贯彻国家课程教学改革思想,落实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的物化材料,经过学科专家和政府部门严格审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经典性和权威性,既是师生教学法定教材,又是命题的首要标准。紧扣课本进行教学和命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定位为诊断性考试。学校考试和期末统考是诊断性考试,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测试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题型和题量灵活,引导师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通过研读课本,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六是实行命题责任制。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知晓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高屋建瓴地掌握课本,对作业中错误有统计分析,把握本校和当地教学水平,对升学试题和课本关系有研究,熟悉命题编制技术,才能参与命题。
在命题过程中,80%选自北师版或人教版课本题和学业水平测试题,10%选自做过的课外题,10%选自灵活运用题。此外,还应进行考前测试实验修正试题、命题科学性评估以及推行命题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