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作技师学院毕业后,李超凡进入了辛子精工集团下属的诚基机械公司工作。由于在校期间学到了扎实的工作技能,在参加公司新员工培训时,他表现优异,3个月后上岗,平均工资在5000元以上。如今,李超凡已入职一年,各方面表现深得公司认可。
和李超凡一样,焦作技师学院毕业生毋洋洋同年进入辛子精工集团,在该集团下属的杭电支承轴承有限公司工作。良好的动手能力使他很快掌握了公司的基本操作,他的努力和细心赢得了公司的信任,现在他已经开始给新员工做师傅。
像李超凡和毋洋洋这样的毕业生,该学院还有很多。焦作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带给毕业生的不仅是就业,而是掌握一技之长后可以在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焦作技师学院院长殷东兴说:“我们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在专业设置上的合作,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开设企业急需的专业。在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学习到了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从而更好地运用于教学。”
校企合作,相互促进。该学院培养的学生实现了就业,企业得到了技术工人。这种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更是让学生及其家长吃了定心丸。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该学院的“任务”并没有到此结束,还要通过回访的形式掌握毕业生的状态,一方面帮助离职的学生重新找到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企业回馈,掌握毕业生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加强和改进对在校生的教育。
“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要求技术人才逐渐走向‘高精’模式,实现高品质和高技能,作为职业院校,就是要抓好有效教育资源的利用,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殷东兴说,“我们学院大力加强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注重发挥河南省机械成型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优势,聚合省内现代装备、机械制造和化工行业资源优势,密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不断推进河南省机械成型行业实训基地建设,购置最新最先进的实训试验设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焦作技师学院是怎样做的呢?当然是建设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结合。该学院在校内建设了实习实训基地,有数控、电工、钳工、焊工、汽修、化工、计算机、烹饪等专业的实训场地,场地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满足了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实习。在校外,该学院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宇通客车、中原内配、制动器、千年冷冻、多氟多新能源、瑞庆发动机、中州装备、北京白家大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实际工作为背景,让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在企业锻炼,学生在实际中完成了“学”与“用”的转换,实现零距离上岗。企业也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免费培训师资,无偿提供实训实验设备。
校企合作既规定企业有义务承担任务,同时又给予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扶持。根据焦作技师学院近几年掌握的数据,该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在我市乃至河南省都名列前茅,企业、学校和学生都在校企合作中得到了实惠,并在深度融合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和谐共赢。
“几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或企业单方面的付出,而是校企互动、互助、互惠、互利的结果,可以说是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在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殷东兴说,“现阶段,我们的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亟须改进的地方。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校企合作之路将越走越广阔,也会有更多的毕业生因此获益,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