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本土人才,写本土小戏,哼唱本土戏曲,如今,这样的文艺创作组合在我市很流行。
近日,由这样的文艺组合创作的怀梆小戏《和谐胡同》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和谐胡同》是一部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小喜剧。该戏以我市历史文化名人何瑭修书一封,劝解邻里纠纷,留下“仁义胡同”的故事为启发,讲述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吃亏”大叔和“爱沾光”大婶儿向外扩展宅基地引起的纠纷。
该戏导演张火炎说,这部戏表演过程仅18分钟,却充满了正能量。特别是它借古喻今,用怀梆曲调唱观众熟知的身边小事,语言诙谐幽默,充满生活气息。该戏自2012年上演以来,已公演200多场,深受好评。
事实上,对于我市文艺创作者来讲,《和谐胡同》的创作经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张火炎告诉记者,如何让传统文艺创作更贴地气、更有人气,从而焕发活力,是我市许多文艺工作者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据悉,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这部戏的创作方将邀请专家对《和谐胡同》的剧本进行修改,增强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同时,在音乐、唱腔、舞美等方面进行艺术上的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