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再推进
修武县多举措保障全域旅游发展
修武县开展全域旅游“进机关”活动
让更多的游客爱上河南
发展全域旅游:赢在全域 贵在创意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全域旅游:赢在全域 贵在创意

作者: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开栏的话

  “走出去,请进来”这句老话是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的不变法宝。

  当下,我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势头正劲。如何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实施我市旅游二次创业,打造旅游强市呢?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事创业队伍是关键。

  7月16日,浙江大学焦作全域旅游专题培训班开班,我市旅游系统50名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学习。这是由市委组织部和市旅游局组织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

  学习归来,大家开阔了思路,找到了动力。

  自今日起,本报特推出《全域旅游大家谈》栏目,以飨读者。

  焦作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点在哪里?

  在浙江大学焦作全域旅游专题培训班上,学员们寻找着答案。

  市旅游局副局长李建阳认为,我市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过程中,应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这是体现全域旅游创建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关键。

  他说,一首《爱莲说》让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在全国树起了“清莲环溪”乡村旅游品牌。该村依托《爱莲说》充分挖掘莲文化、打造莲景观、发展莲产业,大力发展民宿主产业,实现了村美、民富,建成了复合型、多主体、开放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如今,这样的例子在全国有许多。

  目前,孟州市建设了老家莫沟,修武县正在建设云上的院子、云武堂、金灵坡村,其他美丽乡村如修武的云台山镇、七贤村、博爱的青天河村、温县的陈家沟村、沁阳的紫陵镇等正在建设中。他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要多借鉴外地经验,加强策划创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区和精品民宿,推动焦作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边学边实地考察,李建阳充分认识到发展全域旅游贵在创意。在杭州考察中,他发现杭州旅游到处是创意,处处有创新。正如为培训班讲课的教授所言,有资源就开发资源,没有资源就用艺术表达,艺术表达要注重规模化。

  李建阳认为,在全域旅游新时代,焦作应该牢记产品为王,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就拿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来说,一个裸心谷高端民宿品牌,相继衍生出了裸心桥、裸心社、裸心堡、裸心壁、裸心源、裸心帆、裸心园等系列品牌,在全国多地设立了分店。裸心谷的外围还有陆虎体验、骑马体验等高端体验项目。他们这种做高端、重细节、强内容的体验旅游做法,非常值得焦作学习。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过程中,我市提出发展“旅游+”,大力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城建、养生的融合发展,各相关部门都应该坚持用创意推动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新产品打造,以一流产品吸引游客到来。

  焦作市林业局副调研员赵金录也是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之一。连续几日的学习,让他对我市发展全域旅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来后,他结合焦作市国家森林城市三年提升、河南省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特色小镇创建谈了体会。

  他说,全域旅游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模式,而是一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旅游问题的时候,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全域旅游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在考察江浙一带的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后,赵金录用“栽花种树,全景吃住”“通车通路,配套服务”“聚星造月,围月造星”“扮靓乡村,广邀宾客”等精炼语言来总结他的考察成果。

  他称,旅游离不开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尤为重要,而高层次规划是前提,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

  2016年9月,焦作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今年年初又提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提升规划,各县(市)区积极创建河南省省级森林城市、森林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国绿化模范县等。通过创建活动平台,加大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南水北调两侧绿化带、廊道建设、农田林网、沟河路渠绿化和管护力度,可以有效提高我市森林覆盖率,提高造林质量,提升景观效果,改善乡村环境,为全域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山水村湖田、城镇乡村户、街巷弄井坊处处皆风景。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