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医学会脑卒中学术年会在市人民医院召开
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 通过省临床检验中心复审验收
引进全市首台全自动腹膜透析机
3个多小时完成5名高龄患者ERCP手术
心系患者 甘于奉献
老年人如何预防腹胀
喝猪血豆腐汤防骨质疏松
夏季谨防“冰箱病”
吴阶平泌尿外科焦作中心 将落户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谨防“冰箱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炎炎夏日,大汗淋漓后吃上几块冰镇西瓜、喝瓶冰镇饮料,想着就非常美。殊不知,这种冰爽的享受后,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专家表示,直接过量食用冰箱里的冰镇食物很容易造成“冰箱病”。许多人都喜欢从冰箱里拿出冰凉的水果、饮料来一扫夏天的酷热,也习惯将蔬菜、肉类、零食等放进冰箱来保鲜。但是要注意,冰箱里的食物储存要有技巧,谨防“冰箱病”。

  什么是“冰箱病”

  简单地说,“冰箱病”就是食物储存在冰箱里被病菌污染,从而使人体受到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常见的污染源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容易污染瓜果、蔬菜、鱼类和乳制品。如果食用这些食物时未完全加热,就很容易引起“冰箱肠炎”,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病症发生。

  主要病症有哪些

  头痛。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物温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温差悬殊。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肺炎。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擦洗,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容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耐寒力极强,能在冰箱低温下生长繁殖,并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过敏性体质者和儿童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冰箱肺炎”。

  胃炎。夏季,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由此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称之为“冰箱胃炎”。

  肠炎。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霉菌仍可继续生长,如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如何有效预防

  从人体健康角度来看,夏季天气炎热,适当饮用冷饮、吃一点凉拌食物有助于消暑,但过多食用则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引发肠胃不适。因此,夏季贪凉,一定要适可而止。专家提醒,避免“冰箱病”要注意综合养护,提高身体素质,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工作从容不迫,不要过度紧张;适应自然变化,注意腹部保暖,若是因吃了过多冰西瓜等引起腹泻,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腹泻后可以喝点稀粥,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怎样合理存放食物

  食物摆放有讲究:冰箱内存放的食物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物要用食品袋或放入密闭的容器内,以防食物串味;经解冻过的食物,不要再冷冻;生、熟食物不宜混合放在一块,这样可减少食物的污染;剩饭、剩菜要单独摆放,避免污染。

  存放时间有限制:要掌握不同食物的存放时间,选择适当的存放区。冰箱存放食物的时间不宜过长,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

  人 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