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7月30日,由北京聚影时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原罪的羔羊》在京首映,导演闫国喜带领团队亮相,讲述了影片拍摄的历程,希望这部有别于一般的国产惊悚片能带给观众完美的观影体验。闫国喜是地地道道的焦作人,当导演,是他诠释内心情感的自然选择。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他,听他讲述影视人生背后的故事。
提到闫国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可提到缝山针雕塑,焦作人可谓家喻户晓,闫国喜便是缝山针雕塑的主创人员。焦作影视城的三皇像、六哲人以及群英河的不锈钢雕塑和浮雕,他都是主创人。闫国喜说,他自幼喜欢美术、文学,高中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一年,后参军至新疆服兵役,退伍后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曾经组建个人雕塑工作室,所做雕塑作品先后入选省、全国参展并多次获奖。他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涉足影视后,曾在河南电视台、公安部金盾影视中心、中国文联中联影视中心担任美术指导、编剧、导演工作。
当年雕塑做得风生水起,又获奖又登报又出书,为什么要转行影视?闫国喜说:“因为雕塑的创作形式已经不能诠释我的内心情感,我需要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演绎理想中的人生世界,释放喜怒哀乐的悲欢情愫。那么,还有什么比影视更合适呢?”
做影视美术师,当编剧,闫国喜很投入,但他很快发现,美术师和编剧很难掌控剧情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很难诠释心中的情感欲望。于是,他下定决心当导演。2008年,他独立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20集电视系列剧《城管在身边》。虽然每集只有5分钟的长度,但搞专业的人都知道,短剧其实难度更大,因为你要在短短的5分钟里,将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开篇、高潮以及结局全部搞定,因为是系列剧,演员一集一换,拍摄时间又不容你细嚼慢咽,难度不能说不大。该剧在北京电视台二套播出,受到观众好评,闫国喜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此后的导演之路并不平坦。为了生计,闫国喜不得不一边做影视美术设计的老本行,一边寻找机会。2011年,他终于有机会拍摄自己的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不能告诉你》,将现代都市流行的跑酷元素融入进剧情。同年,他拍摄了反映功夫足球的微电影《足球是圆的》、电影《朱总司令出太行》、大型抗战电影《张寒晖》、反映远古时期的电影《弓定天下》……闫国喜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前进。2013年,他应邀拍摄反映中国唯一一位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专题片《人大代表申纪兰》,受到广泛好评。2013年年底至2014年8月,应河北省委宣传部和河北广电集团邀请,闫国喜参加反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核试验基地建设初期的电视剧《走进马兰》的剧本撰写,该剧被广电总局列入党的十九大及建军90周年献礼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闫国喜说,回顾从影以来的经历,行走在文字和影像之间的他,每每把文字变成影像,再从文字开始另一段新的征程,这种感觉就如同飞速旋转的车轮,不是你想停就能停下来的。他很高兴,能在这种高速旋转的惯性作用下,经历和感受剧中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期间,虽然有纠结、郁闷、痛苦、绝望、愤怒和伤心,也有欣喜、快乐、自豪、骄傲和开心,但拍戏是会上瘾的!这虽然是影视圈业内同行最常说的一句戏言,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累并快乐着,痛并舒展着。“60后”闫国喜说,他就愿意折腾,当这个拍戏的“瘾君子”,天荒地老,初心不改。
说到8月4日将在全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原罪的羔羊》,闫国喜说,这是一部具备大量看点的电影,在剧情上回归到了传统惊悚推理电影,摆脱了对特效以及大牌明星的运用,没有3D技术,没有大牌明星,靠的是内容和品质,用内容来打动观众。希望焦作的父老乡亲多为影片打气,他也将更加努力,多为家乡增光。
上图为闫国喜在新片《原罪的羔羊》发布会上。
(照片由闫国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