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点燃焦作文化自信
行走在文字和影像之间
杜家杆儿再热杜庄村
图片新闻
用镜头聚焦柏山古民居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家杆儿再热杜庄村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炎炎盛夏,酷暑难耐。在孟州市化工镇杜庄村,比这三伏天更为火热的,是一种叫杜家杆儿的武术健身项目,让很多男女老少乐此不疲。

  这个项目有何魅力,居然能如此吸引人?

  7月26日20时许,笔者带着不解来到该村采访。只见夜色笼罩的路灯下,聚集着一群人,有古稀老者,有翩翩少年,但更多的是三四十岁这个年龄段的群体。伴随着统一的口号声,每个人都手持一根擀面杖粗细的杆儿,在有模有样地操练着一个个套路。

  “这杜家杆儿是俺村久为流传的一项技艺。”该村村民杜泽顺是个热心人,明白笔者的来意后,详细介绍了杜家杆儿的“昨天”和“今天”。

  原来,杜家杆儿是清光绪年间杜氏第十五世孙杜天贵创立的一项武术。据说杜天贵自幼习武,名震武林,精于刀枪剑戟等各种武术器械。一日梦中,一长须飘飘的老者来到杜天贵床前,递给他一根木棍说:“孩子,我看你是块练武的料,今赐你神棍一根,希望你进一步精练武功。”言毕,正待杜天贵要问老人套路时,老人却不见了踪影。杜天贵只闻老人的声音:“天贵天贵,天赐你棍,苦练三年,功盖武林。”杜天贵立刻惊醒,他的床头,真的靠着一根光溜溜的木棍。杜天贵欣喜不已。随后,又似有神助,他快速掌握了木棍的使用要领。

  “杜家杆儿高与眉齐,又称齐眉棍,共有十八个套路,以威猛凌厉在武术界独树一帜。”杜泽顺对笔者说。

  据了解,杜家杆儿鼎盛于民国时期,最多时民团习武者有千人。后因社会变革、民团解散及老一辈传人相继去世,杜家杆儿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今年春节前,为了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珍贵遗产,杜氏族人决定重启挖掘、整理、传承之工作,并成立了杜家杆儿武术研究会。这个决定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杜氏子孙争相加入到这个团队中,于是,才有今天“杜家杆儿再热杜庄村”的喜人景象。

  夜色渐浓,杜庄村老少还在兴致勃勃地操练着杜家杆儿。“乡亲们都很喜欢这项运动,既强健了身体,还能把它有效传承下去。”道别时,杜泽顺向笔者坦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