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日渐普及,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便捷的同时,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正成为有车一族的烦恼。据了解,在汽车变速器、安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被频频投诉后,近年来,车内异味的投诉数量与日俱增,成为令车主和车企最为焦虑的难题。
我们都知道,车内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内饰件采用的大量塑料制品和黏合剂,这些材料会产生苯、甲醛等有害物质,而发动机也会产生胺、烟碱等物质,对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但是,除了这些污染源之外,我们在日常用车中是否还有哪些习惯会加剧车内空气污染呢?日前,记者就此采访我市某汽车维修保养中心的资深技师张师傅,请他为大家指出造成车内污染的坏习惯。
车内过度装饰
很多车主喜欢为自己的新车增添各种装饰,比如加装桃木内饰等。但如果加装的内饰材质或使用的胶不合格,就可能引起车内人员过敏等不适反应。尤其是地胶带来的污染更严重,不仅因为其不透气,容易把潮气封闭在地板上,滋生细菌,还因为铺设地胶时使用的强力胶容易挥发苯等有害物质,影响人们的健康。“所以,我建议车主不要使用地胶,如果真的需要,买一套合适的地垫就可以,清洗起来也更方便。”张师傅说。
另外,一些女性车主喜欢在车内摆放很多毛绒玩具、靠垫等,可如果这些物品采用的是劣质材料制成的,就很容易引起车内人员皮肤过敏或者呼吸道疾病。而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最好先漂洗以后再使用。
常用空调内循环
“不少车主习惯将车内的空调一直设置成内循环,但这样一来在不常开窗的情况下,内饰散发的有害气体、车内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都留在封闭的空间内,得不到散发,就会加剧车内污染,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内,人肯定会感到不舒服。”张师傅说。因此,开空调时,应该间隔着使用内外循环,使外界的新鲜空气进入车内。
长期保留原始包装
刚提到的新车,座椅、方向盘等处通常会有一层塑料包装,有的车主为了维持车辆内饰的整洁,就不将其去除,反而长期保留。其实,这样会使内饰产生的污染气体得不到挥发,长久污染车内空气。
开车经常关闭车窗
“开车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保持车内外空气流通,不仅能置换车内空气,还能使驾乘人员保持头脑清醒。”张师傅说,“尤其是新车,在前6个月内使用最好能保持车窗敞开。即使是在冬天,开车时也最好给车窗留条缝,保持空气的适度流通,及时把车内空气中的污染排出去。有天窗的车型可以把天窗打开一点,这样车内既不会灌风,又能够保持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