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疑难病之一。
众所周知,股骨头是人体最重要的骨骼,人的直立行走、劳动都是依靠股骨头的支撑来完成的。股骨头一旦出现异常,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股骨头坏死最后的结果是失去行走能力。因其致残率较高,曾一度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据市中医院骨伤分院脊柱神经外科主任毋中安介绍,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创伤、滥用激素药物、过量饮酒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三大主因。股骨头坏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1~60岁最多,无性别差异,开始时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身残疾。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人们对传统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加深,此病通过中西医结合可以取得明显的疗效。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濒临塌陷或已塌陷变形且长久疼痛的功能障碍患者,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另外,西医也可通过微创股骨头钻孔减压以及干细胞移植来治疗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根据西医的病变机理而定,中医称该病为‘骨蚀’,意思是骨头被腐蚀之意。”毋中安说,“中医认为,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低下、肝肾精血不足致使骨质疏松,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潜在原因。病变涉及肝、脾、肾。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健则髓生,髓满则骨坚。反之,则髓枯萎,失去应有的再生能力。肝主筋藏血与肾同源,二者荣衰与共,若肝脏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调节血量,血液营运不周,营养难济,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脾主运血,脾失健运、无化气源,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病变发生后,骨与软骨挫裂伤,气血不通畅,经脉瘀阻,血行障碍,肢体失去营养,再生和修复能力减退,因而产生本病。”
在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中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毋中安将其归结为按摩疗法、中药渗透疗法、中药熏蒸泡洗法、中药敷贴法四项疗法。通过中医外治与内服相结合,可帮助损伤病变坏死的骨头快速生长新骨,加速骨头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