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全民健身你我同行
有一种记忆叫难以忘却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千张门票送不停 邀您畅游王莽岭
人在旅途 安全为先
咖啡馆家访
博爱县:以基层党建助推脱贫攻坚
通 知
拍卖公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咖啡馆家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8月是“家访季”,上海某小学的一位老师,新接任三年级班主任后,邀请家长们在指定时间到达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三人一组,进行一个小时的面谈。两天时间,近40位家长先后在咖啡馆与老师见了面。这一家访新形式,引发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老师家访并不一定要到学生家,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咖啡馆家访”效率高、更方便;还有人认为,“访家”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胜平王大头:以前通信工具不发达,家访非常必要,甚至为家长所“渴望”。现在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沟通无时不在,我认为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不必拘泥于形式。当然,这对老师也提出了考验,特别是如何守住底线、不碰红线,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

  @水晶小草:“咖啡馆家访”是家访形式的创新。目前学生居住分散,传统的家访不仅效率低,还让学生家长为接待老师的到来而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咖啡馆环境优雅,老师提前准备好谈话提纲,在轻松聊天之中完成家访,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家访”形式。

  @益昌人:老师选择在咖啡馆做家访,是根据实际所做的一种尝试,只要不掺杂其他因素,学生家长认可,完全可以收到沟通的预想效果。到学生家里做家访,虽然符合规定,但家长忙于接待,老师疲于奔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值得思考。所以,实事求是做家访,才能有的放矢。

  @小帅哥Peterwang:家访和其他教育手段一样,都应该是老师“工具箱”里的一种工具,根据实际需要,老师自由选择。至于选择咖啡馆合不合适,我觉得既不能一概而论,也没有必要浮想联翩大肆炒作,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好。

  @晓平王:家访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无论选择何种地点,只要不违背教育的初心,只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未尝不可。

  @不知潇湘在何处:在咖啡馆进行家访是个很不错的尝试,咖啡馆环境美、气氛好,能使家长和老师放松心情、畅所欲言,这一新颖的家访形式免去了老师在大热天四处奔走的辛劳和不便,大大提高了家访的效率。

  @z531312762:家访的初心是通过耳闻目睹掌握学生家的经济、生活等实际情况,从而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做到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现在把家长约在咖啡馆背离了家访的本意,家访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梅语馨香:既然是家访就要进入家庭进行探访,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家庭成员情况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虽然对老师来说很辛苦,但是我觉得这样家访,才是最真实最可靠也最有效的。

  【下期话题】

  社区“雷锋车”

  在我市解放区民主街道道清里社区,54岁的种广林和他的“雷锋车”很有名气。只要是小区居民需要用车,都可以免费使用这辆“雷锋车”,并且随着借车的居民越来越多,钟广林直接把车钥匙放在了小区车棚里,该小区居民用车只要和看车人说一声就能把车开走。虽然用车人不少,但钟广林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雷锋车’能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这就值了。”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