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笠)3月1日下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新能源公益基金(以下简称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在北京揭牌成立。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捐赠500万元,主要通过扶持新能源材料及产品的研发、培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等公益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陈昌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龚立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多氟多副董事长、民建焦作市委直属支部主委李云峰等出席启动仪式。
陈昌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一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将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参与脱贫攻坚战,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捐赠仪式上,李世江说:“新能源产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配套最齐全、支持力度最大、党和国家最重视的产业。十几年来,多氟多除了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外,而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累计捐赠近千万元参与慈善事业。在创新时代、智能时代,多氟多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以设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为契机,将慈善事业与新能源产业报国梦相结合,感动、带动、帮扶更多的人投身到报效祖国的新能源公益事业中来。”
李晓林表示,思源基金会成立10年来,始终注重能源产业与公益慈善事业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生产的制能、储能用电问题。他说:“多氟多捐资设立的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是本会致力环境保护和能源公益事业的新起点,通过一系列公益项目的实施,帮助更多的人使用或参与新能源公益事业。”
当天,陈昌智与李世江为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揭牌。
多年来,多氟多在精准扶贫、鼓励青年创业、为慈善机构捐款捐物、扶贫助学、抗震救灾、救孤助残、爱心敬老、组织无偿献血、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社会公益事业中累计捐赠金额达400多万元。感恩、求真、向善、唯美的企业文化,已经在多氟多生根发芽,始终把发展经济、报效祖国、惠及民生作为当代企业应有的品格和追求。
多氟多从氟化工出发,向新能源进军,通过新能源的三个要素制能、储能、节能的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技术,从材料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产业链,从产业链到“互联网+”,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成立后,将致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善和保护环境,参与新能源领域的扶贫、赈灾,支持新能源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新能源公益理念传播,支持对新能源产品及新材料的研发等,推进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