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南水北调绿化带设计方案出炉 欢迎广大市民建言献策
本报全力推介“一赛一节”获好评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 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反鸡汤文化”
“富口袋”离不开“富脑袋”
驾考新规,需把好“严”字关
“利剑出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口袋”离不开“富脑袋”

作者:□孙志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邮箱:jzrbsp@163.com。

  随着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各地扶贫成果逐步显现,不少贫困户口袋鼓了起来,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然而,一些贫困群众虽富了,但缺斗志、没想法、少技能,精神依旧贫瘠,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拔穷根、改穷相、换穷貌,扶贫是一场来不得半点含糊的硬仗。然而,穷根不单在口袋更在脑袋,拔不掉思想上的穷根,就树不起致富奔小康的自信,还随时可能返贫。在脱贫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今天,扶志、扶智、扶能,让贫困群众的脑袋富起来尤为重要。

  扶贫先扶志。记者在一些贫困地区采访发现,地方政府出台不少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产业政策,提供优厚的创业条件,但有的贫困户怕冒险、嫌麻烦,宁愿苦熬受穷等“兜底”。人无精神不立,党员干部急搔头、贫困群众坐等靠式的扶贫要不得。只有扶起了思想、扶起了观念、扶起了信心,才能激发贫困群众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扶贫必扶智。贫困是物质财富的匮乏,但归根结底是知识和文化的缺乏,大多数贫困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脱贫门路,没有致富头脑,导致了贫穷的代际传递。丰富脑袋才能装满口袋,摆脱贫困离不开精神支撑,只有头脑充盈了,才能增加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智慧,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

  扶贫要扶技。身无长物、缺乏劳动技能,靠出苦力养家糊口,这是不少贫困户长期难以脱贫的原因,也是返贫的风险所在。记者在河南兰考的“乐器村”——徐场村看到,全村学制琴,贫困户蜕变成制琴师,吃上了“技术加艺术饭”,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怀揣一技之长才是脱贫的法宝,只有增强贫困户的技术能力,培养群众创富的本领,才能突破“能力贫困”,跳出贫穷的恶性循环。

  决战贫穷,不仅要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更要让百姓的脑袋富起来。扶志、扶智、扶能,激发出全社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强动能,汇聚各方合力,带领群众更快走出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