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陟县52岁的谢女士突发疾病,到市中医院就诊。经检查,谢女士被诊断为缺血性中风。
该院内一科主治医生丁志毅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一方面用西医方法输液营养神经,一方面用中成药血栓通活血化瘀、中草药熄风化痰、活血通络,并结合针刺、定向透药、床边运动等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治疗近一个月,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
据丁志毅介绍,中医治疗中风主要从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开始。中医研究出三通三补疗法。三通,即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通血管就是中医所说的通行气,若是人体血液传输的血管受到阻塞,就会造成脑供血不足。通经络指的是疏通神经系统,若经脉受阻就会造成风邪困阻经络、湿阻经络、毒邪阻经络、瘀阻经络等,脑神经受到阻塞则会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病症。通脑窍就是人体七窍的总称,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就会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致窍络闭塞。三补,即补脾、补肾、补脑。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古有治脑先治脾的说法。补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肾精不足则生髓无源、精枯液竭,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治则补肾生精、生髓。补脑,脑为人体元神之府,髓之海。古有补脑即“修仓补道”之说法,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脑细胞的衰老,促进脑血运行、营养脑细胞、改善脑神经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免疫力。
在此,丁志毅提醒,中风是一种发病急且恶化速度快的疾病,老年人要重点预防。预防中风需要采取一定的饮食疗法。少吃含有大量纤维的食物,禁食或少食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动物的脑、肝脏、蛋黄、动物油等。多食大蒜、土豆、葛根粉、香蕉等,且注意补充叶酸。除了饮食之外,运动可降低卒中风险。一般情况下,成本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运动30~40分钟,如慢跑、骑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