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与其他相关科室联合,成功为一名高龄腹主动脉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实施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查各项相关指标基本满意。
一位82岁男性患者李某,10年前曾因冠心病在该院心胸外科进行过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恢复良好。但在半年前,患者腹部发现包块,未进行诊治。前不久,患者又因肾功能衰竭到该院泌尿内科住院治疗,其中显示肾功能重要指标之一的血肌酐超过正常值较高。入院后,该院泌尿内科给予了护肾等药物治疗,同时在为患者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时提示,患者有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超过6cm。之后,该院泌尿内科邀请心胸外科主任董晓龙会诊,认为患者腹主动脉瘤诊断明确,且瘤体较大,随时有动脉瘤破裂导致患者死亡的可能。为此,医生建议患者进行全主动脉CTA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不过遗憾的是,患者经过该院泌尿内科的精心治疗,肾功能指标已有好转,可仍未达到正常水平,而做全主动脉CTA检查需要用到大量造影剂,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并可能导致肾衰加重甚至需要透析治疗。患者家属对此一直犹豫不决。
为了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该院泌尿内科副主任郭林再次详细分析了患者病情之后认为,患者肾脏功能状况能够耐受全主动脉CTA检查及介入手术,并且肾功能不全也绝非造影剂应用的禁忌。随后,郭林再次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全主动脉CTA检查。检查之后,该院泌尿内科对患者肾功能进行了严密监测,未发现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明显升高,反而随着充分水化方案的应用,患者血肌酐水平进一步下降,已接近正常水平。这一结果,彻底打破了笼罩在该院很多医务人员心中“肾功能不全不能做增强CT,不能应用造影剂”的魔咒。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董晓龙带领该院心胸外科医生陈新涛、周冬冬为患者在介入下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造影提示,患者腹主动脉瘤、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双侧髂总动脉瘤。根据造影结果,医生在患者腹主动脉、肾动脉、髂总动脉均放置了支架,手术过程顺利,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术后,在对患者肾功能的连续监测,亦未见相关指标明显升高。
据该院专家介绍,腹主动脉瘤是近年来发病例数越来越多的病种,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多为无意间触及腹部搏动性包块,随后进行检查时发现。一般情况下,腹主动脉瘤直径超过4cm,破裂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病情较为凶险。近年来,该院心胸外科在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完成了数十例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而本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该院相关科室之间的通力合作,其中彩超室、CT室积极准确的检查和诊断,泌尿内科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与患者家属的充分沟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