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显示,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二区李世朋医师的科研项目《miR-330-3p调节PGAM5/FUNDC1介导线粒体自噬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金额20万元。据悉,这是我市医疗卫生系统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实现了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在国家级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科研项目上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其立项过程首先要经过国内同行专家严格的评审,再经过国内顶尖专家的投票表决才能立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的最高层次。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肝脏外科与肝移植手术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自噬在组织脏器IRI过程中起双向调控作用,是决定细胞继续存活还是死亡的重要因素。而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自噬,选择性降解功能障碍的线粒体,在IRI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院普外科二区李世朋医师,硕士学历,2016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李世朋医师的课题主要研究细胞自噬在肝移植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此课题组的研究旨在探讨miR-330-3p调节PGAM5/FUNDC1介导肝细胞线粒体自噬对肝脏IRI的影响,以揭示线粒体自噬激活的分子机制,为肝脏I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此次市人民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标志着我市医疗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