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有发生脑卒中的可能,甚至包括儿童。当然,脑卒中在老年人中更常见。55岁之后,每增加10岁,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一倍。日前,记者就可诱发脑卒中的疾病、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问题,采访了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
可诱发脑卒中的疾病
黄华表示,可诱发脑卒中的疾病有以下6种:
一是血液疾病。如严重贫血。
二是血管疾病。血管结构不完整或发育不良,会增加发生出血性中风的风险,比如存在膨出型动脉瘤(脑内动脉壁上薄弱区域膨出)或者存在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的异常连接)。另外,肌纤维发育不良的患者,动脉壁纤维组织增生,会引起动脉狭窄、血流量减少,脑卒中的风险也高于常人。
三是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衰、心肌病或瓣膜病变等。另外,15%~20%的人左、右心房间的卵圆孔未闭合,这种情况通常不会有任何症状,但这一人群发生心脏血栓进入脑血管引起脑卒中的概率要高于一般人群。
四是高血压、糖尿病。二者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尽可能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五是高胆固醇。会增加患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胆固醇促进动脉脂质斑块的形成,阻碍大脑血流。
六是肥胖。肥胖、不爱运动,会增加发生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
黄华表示,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8种症状。一是麻木。是脑卒中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二是嘴歪眼斜。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三是中枢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四是周围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有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五是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
六是失语。失语是脑血管患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
七是失认。失认是指患者认识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
八是失用。失用即运用不能,患者肢体无瘫痪,也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但不能准确完成有目的的动作。失用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观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着失用、口面失用和肢体运动性失用。
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
黄华表示,据美国神经疾病和脑卒中研究所评估,80%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诸如积极地控制血压水平等,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概率。均衡饮食,多运动,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可能性。控制脂肪、胆固醇和盐的量。吃过量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盐,会增加患上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戒烟,吸烟会降低血氧含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速血栓形成,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升高血压。另外,吸烟还会损伤动脉内壁,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有数据显示,吸烟者或被动吸烟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两倍。限制饮酒,酒精可以升高血压,还会促进血液中某些脂肪酸含量增加,最终发生动脉硬化。因此,过量饮酒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本报记者 王龙卿
专家简介
黄华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焦作分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的早期血管内溶栓、脑疝昏迷等危重疾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