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在焦作日报社工作的18年时间给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每当我从郑州回到焦作,见到报社老同事都感到格外亲切。”焦作日报社原总编辑助理、天马广告公司总经理吉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90年,吉勇从我市一家大型国企调到焦作日报社,在记者部当记者。1992年,市财政局对焦作日报社彻底断“粮”,增加经济收入成为报社的一项主要任务。1994年,焦作日报社成立天马广告公司,吉勇出任总经理,主要负责开拓广告市场。吉勇是个喜欢创新的人,他把目光瞄向了国内刚刚兴起的户外灯箱广告,要做焦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4年年底,为展示焦作市改革开放的成果,天马广告公司计划在解放路市委、市政府原址大院外墙上设置焦作名优企业及特产户外灯箱广告。
“得知天马广告公司的计划后,当时我市各大企业均积极响应,河南轮胎厂、焦作钢厂、月季大酒店及化工一厂、化工二厂、化工三厂等都参与了宣传展示活动。焦作名优企业及特产户外灯箱广告的设计及制作任务由北京一家公司承担,不锈钢材料均从日本进口。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好工作,天马广告公司的工作人员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
“当时焦作到北京的火车车次少,一次为了赶时间,我们放弃坐火车,租了一辆面包车,连夜从焦作出发前往北京。那天天气十分寒冷,为了路上御寒,公司的顾培利等人出发前专门带上了军大衣、棉被。但是,由于面包车密封较差,在路上我们几个人还是冻得受不了,大家硬是咬着牙坚持到了北京。”吉勇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焦作名优企业及特产宣传展示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户外灯箱广告在解放路黄金地段悬挂了二三年时间,成为当时焦作的一大景观。首战告捷,这次宣传展示活动为报社创收30多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只有理念新才能快人一步。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1995年,吉勇去北京大学参加首届全国广告研修班,经过3个多月的埋头苦读,学习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广告传播理念。
2000年,吉勇被任命为总编辑助理、房地产部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敢试敢闯,要求工作人员多向《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的同行学习,重点围绕房地产、旅游、家装、汽车等行业开拓广告市场。2001年,房地产部在东方红广场组织策划了焦作市第一届房车展,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轰动。
“虽然离开报社8年多了,但是在报社的十几年时间,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如果报社需要我去做什么,我一定会努力去做。”吉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