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中国汽车消费网了解到,7月份,该平台受理的汽车投诉保持高速增长的现象,共计收到消费者投诉1721宗,较上月同期环比上升18.94%,同时这个量也达到今年的投诉新高。从具体情况来看,7月一汽-大众的涨幅尤为明显,旗下宝来更是因“偷工减料”问题成为车型投诉的冠军;7月上榜的自主品牌投诉明显减少。
从涉及的投诉案例来看,有车辆发动机和变速箱问题的,有烧机油、车内异响的,也有投诉4S店服务品质和售后质量的……总体来看,基本上都是车主在买车用车过程中遇到问题后,不仅没有得到相关4S店和厂商的认真对待,还以各种理由推诿,使消费者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在汽车生活中,很多消费者面对一些违规、侵权行为,要么不明白具体法规、迷迷糊糊被套了进去;要么怕麻烦或时间精力耗不起,这才让一些汽车厂家及4S店为所欲为,肆意制定霸王条款。
为了让焦作车主能有一个权威、便捷的全新消费维权平台,本报推出《车市维权在线》栏目,为车主发声,帮车主维权。《车市维权在线》栏目上线后,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通过案例及政策解读,让消费者明白自己的权益,学会如何避免被侵权;二是广泛征集消费者在买车、售后方面的糟心事,直接帮助大家维权。
《车市维权在线》栏目征集令还在继续,你经历过什么消费陷阱、有什么消费困惑、想投诉哪个汽车品牌、希望得到什么维权帮助?欢迎大家通过栏目热线告诉我们。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聚焦汽车消费领域。什么样的汽车维权事件有着标杆意义,值得铭记和警醒?请你来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