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近日,有多位读者咨询中药是否有保质期。还有一位读者来电咨询,说朋友给她带了一些三七,想问问如何保存三七。为此,记者找到了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请她解惑释疑。
李娥听了记者的描述后说:“经常有人问关于中草药保质期的问题。其实,大多数中药材在一定时间内储藏得当,都可以保持疗效。过去,中药材大都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尽管中药材没有相关保质期规定,也不能说明中药材就可以无限期保存,大部分常见中药材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像冬虫夏草、人参等高档中药材需要在零下5℃的环境内储藏;陈皮等中药材在保护范围内陈放3年以上称为陈化,越陈越好。”
“看来中药材保存很有讲究,能不能仔细讲讲。”记者说。
李娥耐心地说:“比如草本药物,草药一旦制成了饮片,药效就会随时间推移而减退,保质期不应超过2年。像人参在地里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旦被挖出来制成饮片,药效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大黄存放5年以上,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就会失效;当归、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时间一长也容易‘走油’。‘走油’也称泛油,是指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成分较多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油润、返软、发黏、颜色变深等变质现象,这样的中药就没有药效。还有木本药物,像山萸肉、黄檗、金银花等保质期长达4年。研究发现,一些药材储存时间长了,外观没有变质现象,但疗效会降低。像薄荷、藿香紫苏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储存时间久了,香气散发会严重影响药的质量。”
“怎样才能知道中药材是否变质呢?”记者进一步追问。
李娥继续解释:“中药以植物类、动物类为主,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等,这些成分都是仓虫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粉性足、肉质及糖性大、质地疏松的中药易被虫蛀,如山药、莲子、当归、苦杏仁、肉苁蓉等。而质地坚硬的药物,如三七、郁金等则不易被虫蛀。中药材经虫蛀后,有的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如金银花、菊花虫蛀后整个花瓣散落。土鳖虫的皮、肉、内脏被蛀空后,残留的部分因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会霉烂,产生异味或变色。含‘油’多的怕受潮,如苦杏仁、当归、肉桂等易‘走油’。如果药物发生严重的霉变、走油等现象,千万不要服用。”
最后,李娥说到了三七的保存方法,可用厚皮纸或布袋包好,置于密封木箱或坛罐中,底层放适量干石灰或木炭可防潮。若有虫蛀可直接喷洒酒精,然后将木箱密闭。每年夏季前后要将三七曝晒1~2次。在此,她提醒,有些人认为中药材越陈越好,就会多储存一些,这是个误区。大部分中药材应趁早食用,一旦药材质量下降,药效降低,非但起不到保健养生作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总之,不要做‘囤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