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先兆及预防方法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多发生在40~70岁的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很高,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脑出血起病较急,发病时间短,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大部分人都有先兆。很多患者在发病前一天或前几个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为“中风先兆”。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项目负责人黄华表示,应了解脑出血的先兆及预防脑出血的方法。
脑出血的先兆
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测量血压增高,有意识不清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兆。
2.突然感到全身疲乏、麻木、无力,活动不便,出虚汗,低热,胸闷,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心悸或突然出现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3.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4.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瞳孔突然异常(不等大),常由颅内压增高引起,有时还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大多是暂时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5.突然出现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和脑缺血有关。
脑出血患者饮食宜忌
黄华表示,脑出血患者除需药物治疗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钾、镁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2.宜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3.宜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可预防便秘。
4.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
5.限制食盐的摄入,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
6.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品,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喝鸡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忌暴食。
7.忌食用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
8.忌吃生冷食物,过量的冷饮食品进入肠胃后,会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易诱发脑出血。
预防脑出血的方法
黄华表示,脑出血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它的发病后果严重。因此,掌握和了解预防脑出血的方法尤为重要。
1.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劳累。保持心态平和,心理健康。
2.严禁吸烟饮酒,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还会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3.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劲排泄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4.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5.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适当增减衣物。高温对机体有一定影响,避免使血管收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本报记者 王龙卿
专家简介
黄华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焦作分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的早期血管内溶栓、脑疝昏迷等危重疾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