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辽宁大连一位“最帅敬礼哥”走红网络。这位敬礼的小哥是一名交通辅警。9月1日,在执勤时,面对违停车辆,他既没有开罚单,也没有强行执法,而是直直站立,敬了个标准礼,直到车主挪车。这位“敬礼哥”表示,其实可以选择对违停车辆处罚,但为避免激化矛盾,他选择了劝离。
对这件事,有人认为,这是对违法者宽容。但也有人觉得,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劲草天地:违章车辆该处罚,辅警小哥宽执法;敬礼直到车挪离,文明执法值得夸。
@怀府侠客:“最帅敬礼哥”以敬礼的方式劝离违停车辆,让车主不但知晓自己违章,而且感到自己理亏,从而主动挪车,和谐社会需要这样的文明执法!
@白河白鹤:法安天下,德润民心。依法处罚可行,以“礼”服人更可贵。大家称这位交通辅警为“最帅敬礼哥”,这样的称呼传递了人性化执法的民意,这种人性化执法理念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为“最帅敬礼哥”点赞!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15级王春:开罚单还是劝离?处罚还是宽容?前者容易激化矛盾,而以“敬礼”的方式进行“宽容执法”可以换来更好的社会秩序,我们应该为这种执法方式点赞。
@无价宝之8521:人性化执法,就是要“以法服人”,不激化矛盾,“敬礼执法”有其合理性,但对违章司机该处罚的不处罚,或许是对违法者的纵容。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凤山玩家:我认可“最帅敬礼哥”的执法理念,但任何执法方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交警应该灵活根据执法对象、执法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执法方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若交警一味追求“宽容执法”,可能会使执法难度加大、执法成本上升,对于“宽容执法”应该把握好尺度。
@倩影远何许:尊重与被尊重是“互动关系”。“最帅敬礼哥”的人性化执法,是对车主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职业的尊重,他选择用这种方式去引导、教育车主守法,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或许在日后,无论何时何地,当那位车主想违章停车时,就会想起“最帅敬礼哥”。
@阿淡wj:“敬礼执法”既是“最帅敬礼哥”对本职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车主的尊重,这样的执法“无声胜有声”,避免交警与车主激化矛盾。但是,创造文明交通环境不应该以交警的“妥协”为代价,车主也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下期话题】
95后的就业观
最近,QQ浏览器发布了一份2016年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调查报告“95后迷之就业观”。报告指出,有48%的95后毕业生选择“不就业”,其中4.8%的人选择“间隔年就业”,即在毕业以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环境不一样的生活。
有人认为,这样一群大学毕业生“不走寻常路”,为的是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规划和提升综合能力的时间,为今后的发展找到一个“最优解”。也有人认为,他们不懂得为父母分担生活压力,做事的出发点总是自己,太自我、太“浪漫主义”,这是迷失生活方向的一代人。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