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转眼之间又是一年开学季!既有网络直播开展入学指导,又有扫描二维码一分钟完成报到,今年多家高校的开学,“互联网+”迎新模式成为主流,以简单又方便的方式赢得学生们的欢心。
(据《北京青年报》)
记得笔者上大学报到那会儿,拿着录取通知书、扛着行李、兜里揣着学费,从缴费、建档、分宿舍、领军训服,全部过程下来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不说,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现如今,有了大学“互联网+”迎新,确实在方便新生报到的同时,也给校方省了不少事。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我国高校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提出无纸化办公,这其实就包括对新生注册、报到,无须采取传统的排队、注册方式,但直到这一两年来“互联网+”概念兴起,高校才采取“互联网+”的迎新模式。
这两天恰逢各大高校新生报到,笔者在河南理工大学和焦作大学等学校了解到,“互联网+”迎新模式已经开启。新生报到只需十几分钟即可搞定,既省时省心,又节约资源。笔者从一高校学生处了解到,为做好迎新工作,该校提前注明各班级QQ群号、学校及系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并随录取通知书寄到学生家中,提醒学生和学生家长及时加入和关注,实现网上报到,入学疑难问题随时咨询解答,还通过微信公众号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使其成为了解师生动态、掌握校园舆情的有效工具和增进师生交流、增加学校凝聚力的桥梁和纽带。
“互联网+”迎新正悄然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称赞。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模式毕竟刚兴起不久,有些地方可能还需改善和提高,这就需要大学有开放思维、服务思维,要立足于如何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建设数字校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生活服务和文化服务,创新学校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