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日,马村女子合唱团给我国著名音乐家、指挥家、竹笛演奏家刘森传去一些视频资料,合唱团的老师们已经陆续在各自的学校里教孩子们唱《诗经》了。当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演唱《关雎》时,刘森说,马村区文化底蕴丰厚,把经典文化融入教学,对孩子们进行诗乐的启蒙,是一个好的开端,有利于经典文化传承。
20年前,马村女子合唱团在刘森的悉心教导下,迅速成长为以演唱《诗经》为主唱曲目的专业团体。今年年初,马村区委、区政府重启马村女子合唱团,再次唱响经典古韵。5月2日晚,马村女子合唱团首场演出大获成功,引起国内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以前唱歌是因为喜欢,现在唱歌是为了推广和传承。”马村区文化局副局长、马村文化馆馆长、马村女子合唱团团长陈燕青的这句话,既说出了歌者的责任,又说出了国内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关注合唱团的原因所在。
7月23日,马村女子合唱团全体成员一行40人,受邀赴北京参加全国“新教育”领头人朱永新教授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设计的全国首届文化课程研习营,进行为期15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这次研习营活动是一次高规格的传统文化交流盛会。
朱永新何其人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试验发起人。
朱永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过系统研究。他说,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和妄自菲薄都会种下苦果。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不仅要从博物馆、文学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为此,国学、音乐、武术等都应该走进课堂,并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受邀团体,马村女子合唱团被编入本次研习营的艺术组,刘森是艺术组的倡导者、老师和总监。艺术组的受邀嘉宾还有名扬海内外的潮州筝传承人和西安集贤鼓乐社,传统艺术名家会聚一堂。
马村女子合唱团的团员对这次学习机会非常珍惜,她们每天上午参加研习营课程,下午排练,晚上排练或者演出,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刘森教授《诗经》和民歌,西安集贤村的非遗传承人田孝梨专程前来教授鼓谱,合唱团的团员还和潮州筝传承人进行了交流。通过十几天的学习,马村女子合唱团完善了《诗经》所有演出曲目,学唱了十几首民歌和鼓谱,演唱技巧和演出效果都到得很大提高。在北京研习期间,马村女子合唱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研习老师进行了4场演出,大家被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陈燕青告诉记者,马村区文化系统将陆续开展一些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中推广。比如,马村区文化馆每周教唱群众一首《诗经》或古曲,目前已经教唱了《关雎》等,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马村区要利用在每个办事处文化站开设的文化讲堂,讲授马村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故事。马村区的文化品牌“教你一招”活动,过去都是请马村的名人教大家琴棋书画,现在计划教诗经、唱诗经。
团员徐萍香说,马村女子合唱团恢复组建以来,在刘森的悉心指导下,马村区音乐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如音域、表达能力、驾驭能力、理解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升。由合唱团团员指导、指挥的学生合唱比赛,在焦作市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表现优异。
作为全国唯一演唱《诗经》的合唱团,马村女子合唱团牢记使命,以《诗经》为媒,做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者。她们不仅把演唱《诗经》作为表演来对待,更要将其作为音乐品牌和文化品牌,尽可能地融入中小学教学中,力求在基层做一些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