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最主要的特点是松、柔,打完一套拳后会感到身体很放松、呼吸很顺畅,可以缓解身体疲劳。”9月18日上午,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承人刘伟来到山阳区定和街道龙源湖社区龙源湖小区,现场为小区居民授拳并讲解拳理。
1967年出生在北京的刘伟是吴式太极拳传承人,也是吴式太极拳技术标准示范者。
少年时期,刘伟开蒙于形意拳名师骆大成先生,后拜吴式太极拳名家李秉慈先生为师,研习吴式太极拳。经李秉慈引荐与太极拳名家李经梧先生学习,后与八卦掌、形意拳名家王世祥先生结缘,数十年练拳不辍,历经名家传授,集各家所长,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尤其擅长吴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刘伟特别愿意到社区传播吴式太极拳。“在民间习练武术的经历是我不断提高的源泉,传统武术是武术的根,没有根,一切都不存在。我只想亲力亲为做些事情,把太极文化更好地推广、普及、传承下去。”刘伟说。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刘伟说,习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中正,吴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姿势始终都是端正的,最忌偏斜,就像滑雪一样,如果脚下不正,很容易滑出去;二是安舒,安舒的要领就是自然,切忌牵强,要求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心情平静,动作柔和舒展,呼吸平稳深长。
为更好地传播吴式太极拳,刘伟撰写的《吴式太极拳标准宝典》即将出版,这本书不仅包含技术动作图解,还对吴式太极拳的演变史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伟告诉记者,在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他的工作任务很重,担任本次大赛总裁判长。在大会比赛间隙,他还参加了太极名家大讲堂,向太极拳爱好者分享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和基础拳理知识。
刘伟已连续参加了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他说,焦作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连续举办九届规模宏大的太极盛会,是起源有据、传承有续,焦作人为太极拳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