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教育局近日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在向中小学生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同时,引导广大学生在乘坐公交车时应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其中,引发公众热议的是,该市教育局要求即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对此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有矫枉过正之嫌,且会造成公交车空间的资源浪费;也有人认为,为了让孩子牢固树立“让座意识”,用一些机械的办法并不过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z531312762:“爱心专座”彰显爱心,主动让座共讲文明;宁空勿坐矫枉过正,和谐社会你我同行。
@胜平王大头:让座作为一种道德风尚和文明行为,应该是柔性倡导,而不是硬性要求。车厢设置“爱心专座”是一种道德倡导,在这些座位没有“老弱病残孕”者使用的情况下,强制要求中小学生不得使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无价宝之8521: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很有必要。对于“爱心专座”,优先保证“老弱病残孕”者乘坐无可厚非,但如果空闲,广大乘客尤其是中小学生乘坐“爱心专座”未尝不可。
@不知潇湘在何处:学校要教导学生主动让座,而不是禁止学生坐“爱心专座”,这种教育方式太机械,有碍学生对“爱心专座”的正确理解,可能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梅语馨香:教育部门此举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方法有待商榷,与其强行禁止不如让学生学会礼让,否则很容易变成道德绑架。
@平常一个人015:教育学生主动让座没错,但如果有位子也不让坐,就是矫枉过正的表现。
@龙腾四海112:学校培养孩子们的“让座意识”是好事情,但“爱心专座”闲置也不能使用的要求太过机械,让资源闲置,也是一种浪费。
@吉林李凤高:禁坐“爱心座”我认为不妥,座位空着当然可以坐,面对“老弱病残孕”者及时让座即可。这样既不浪费资源,也献了爱心,一举两得,没必要非得让学生有座也不敢坐。
@吴洁swust:让孩子增强“让座意识”是好事,但咸阳市教育局的做法太过机械,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
【下期话题】
“家庭作业电子化”
“从开学到现在,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手机上的作业。”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向《北京晨报》记者抱怨说,由于孩子写作业的客户端在她的手机上,有时候她回家较晚,孩子也只能等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学校老师通过网络布置家庭作业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或者在客户端上布置作业,各种名头的作业客户端占据了家长的手机。对于这种“家庭作业电子化”,有些家长表示认同,但更多的家长表示担心甚至提出了异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