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架起郑焦融合发展之桥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唱响全国
市领导调研“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开展情况
市领导到沁阳市调研环保工作
关于2017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我市举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银企产品推介会
市领导调研县城建设提质 和防尘污染治理工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省级媒体聚焦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唱响全国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9月18日,新华社以《水润焦作绿生金——南水北调焦作城区建设10公里绿色长廊》为题向全国播发通稿,文章中说:“北倚太行,南面黄河,一渠清水穿城过,焦作这座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重工业城市曾留给人的黑色印象,将被甘洌的丹江水一扫而光,而碧波岸边正在建设的10公里绿色长廊,更为焦作的绿色发展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建设中创造的“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唱响全国。

  打造南水北调焦作城区10公里绿色长廊,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的战略之举,既是关乎民生福祉的第一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工程,又是保护一渠清水送津京的生态工程、保障国家利益的政治工程,对确保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盘活城市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集中征迁攻坚战是从今年3月打响的。全市上下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要求,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凝智聚力,激情作为,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2000多名市、区、街道、村四级征迁工作队员奔赴一线,仅用4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协议的签订、搬空、拆除“三个100%”,顺利实现了和谐征迁的工作目标,创造了焦作城建史上的伟大奇迹。7月15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批示:“焦作市讲大局,敢担当,不畏艰辛,破解了多年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难能可贵。”

  为了把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真正建成保障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安全,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提升城市形象,盘活城市资源,造福人民群众的绿色长廊,我市确立了“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的建设定位,重点建设“一馆一园一廊一楼”,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美风景线。

  焦作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引起了中央和省级媒体的高度关注。9月7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水利报、中国南水北调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12家中央、省级媒体组成采访团莅临我市,对我市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工作进行集中采访。

  9月8日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华网、网易、中国网、中工网、中国环境网、中国科技网、工人日报等10家中央媒体和河南电视台、东方今报、河南新闻广播等多家省级媒体相继刊发和播出来自我市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建设的报道,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走向全国。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