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四川东部的蓬溪县拱市村,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蒋乙嘉牵挂的地方,也是他的故乡。走进初秋的拱市村,青山环绕、花果飘香,条条水泥路蜿蜒在山间,水渠在田间纵横交错,一座座别致的农家新院,连着一片片绿意浸染的产业园,宛若世外桃源。
在蓬溪,这位村党委书记家喻户晓,他带着千万元积蓄回乡扶贫的故事被村民们津津乐道:20岁参军离开家乡,40岁退伍复员,投身商海,成为身家千万的企业家,49岁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干就是10年……
尝过苦日子的蒋乙嘉深知农民的艰辛。2006年夏天,当他返乡探亲,看到缺水的农田裂出一道道拳头宽的口子,乡亲们依旧过着靠天吃饭、肩挑背扛的日子时,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回来!
2007年,蒋乙嘉把北京的公司交给妻子打理后,作为遂宁市“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工程中的一员,回到了故乡。从最初县委任命的拱市村第一书记,到后来全村党员全票选举的拱市村村党支部书记,再到拱市联村党委书记,10年里,他带领村民修路、治水、调产业结构、建新村,拱市村从蓬溪县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首批小康村、四川百强名村。
凭着多年的生意头脑和胆识,蒋乙嘉盘活土地资源,大做“三农”文章。不断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的同时,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也逐步跟进,建佛莲博物馆,举办佛莲艺术节。这样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形成互补优势。
多项产业齐头并进,实现了全村人共同富裕。2016年,拱市村人均年纯收入实现1.36万元。村民唐才云是村里生猪饲养户,他说,过去全家5口一年才收入1万多元,如今年收入有十几万元,家里新盖了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
前不久,蒋乙嘉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坦言,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这辈子都会守在拱市村,他毕生心愿是实现对村民的承诺——“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这也是他返乡的梦想与追求。
(据新华社成都10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