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更新换代的旧沙发、床垫该往哪里去?近日市民颜先生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旧货市场不收,废品站不要,当垃圾又不知该扔哪儿。最后,他花钱求人才搬走一套沙发。除了大件旧家具回收难,家里堆满的闲置物品也是负担。为此,有人专门给旧物件“租房子”。以前人们为购物埋单,如今扔东西“断舍离”也要付出成本。 (据《北京晚报》)
为了给一堆没用的大件废物找个归处,不得已为其“租房子”,想想都可笑。想当初买来时,沾沾自喜且引以为荣,现如今却为了处理这些“宝贝”大伤脑筋,卖废品无人要,当垃圾也没地方扔,甚至一些大件自己也搬不出去,雇人的费用远远超过废物价值,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实际上,遇到类似情况的家庭不在少数。无论是小件的废旧衣服,还是大件的家具,留着占用空间,扔了有的是浪费,有的是没有去处。而肆意当垃圾处理,不仅影响市容,更难逃相应的法律惩罚。比如,《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就规定,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由市人民政府建设(环卫)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断舍离”作为当下流行的现代家居整理方法,媒体如此描述,“断”是对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舍”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是放弃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处于宽敞自在的空间。而挤占居家有限空间的种种“废物”,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不科学、不理智消费,乃至过度消费造成的。
为购物埋单是正途,专门给旧物件“租房子”不仅是无奈,更应该反思。的确,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手里的钞票虽说怎样花自己说了算,或为了追赶潮流,或为了某种虚荣,超标准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档次与购物水平,家具要高档豪华的等,加之缺乏消费规划,往往会得来一时的消费痛快,却埋下废物难处理之忧。
因此,为“断舍离”埋单,实则是对过度消费的警醒。一方面,于个人而言应该提倡和践行科学、理智、节约消费,并且可以听听相关家庭整理师的建议;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也应正视这一问题,不能让这些“废物”不敢出门,应该满足人民群众“希望处理家中旧物的渠道能再多一些”的诉求,为废旧品提供更多流通门路以及安全环保的归宿。
从根本上而言,减少废旧物品的烦恼,终归要靠消费者自身。在消费时,不妨多一些“这种东西是否适合自己”这样的追问,或许就能少一些废旧物品处理上的烦忧。须知,自己有钱虽能随便花,也不能忘记消费也是一门学问。为不适合自己的物品埋单,只能得来一时的消费快感,却有可能埋下烦忧之隐患,理当警醒。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邮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