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承竹编技艺 只为留住乡愁
梅花香自苦寒来 绽放枝头俏争春
图片新闻
第二届葛兰诵读文化季 焦作赛区决赛成功举办
张文海当选主席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孟州市红星村韩文公祠迁建落成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女子合唱团
梅花香自苦寒来 绽放枝头俏争春
本报记者 张 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以歌唱《诗经》为载体,以文化传承为灵魂,马村女子合唱团自今年4月份重启以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升,把《诗经》唱出了新高度,不仅收获了国内艺术界的赞誉,也被省内文化界和艺术界视为我省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之作。

  9月28日晚,马村女子合唱团参加了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直机关工委主办,河南省文化馆、河南艺术中心等承办的“出彩河南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暨第三届河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这是马村女子合唱团重启以来,首次面向全省观众演唱《诗经》,并获得成功,本场晚会导演盛赞这歌声为“天籁之音”。

  能够参加这次展演,本身就体现了马村女子合唱团的实力。本次活动自5月初在全省启动,经过100多场基层选拔、28场集中展演和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的巡演,从2000多个作品中选出11个优秀作品进入到最后的展演,参演节目包括近3年来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奖、在国内知名媒体及栏目播出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

  记者随马村女子合唱团赴郑州参加展演,切身感受到合唱团全体成员在排练时的那股认真劲儿,那种“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状态。她们按照导演的设计理念和动作要求,上场、造型、转身、演唱、下场等,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一遍遍练习、一次次体会,大家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有最好的舞台表现。

  马村女子合唱团成立于1997年,2008年3月后没有再进行演出。今年4月,马村女子合唱团重启。合唱团原来的那群年轻人,如今都做了妈妈,甚至有人已经当上了奶奶。岁月更迭,淹没不了她们歌唱之梦,演唱《诗经》仍是她们不变的情怀。合唱团重启之后,她们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也认识到肩头的重任,因此格外勤奋。

  今年4月份,在合唱团重启之初的10天培训里,课程非常紧张,下午准时排练,周六、周日全天排练。合唱团的团员大部分是在职老师,有的还担任班主任,但她们总是能够想办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按时参加排练。陈艳青婆婆有病、梁军华妈妈有病、梁文玲患支气管炎,还有两个怀孕的准妈妈.……但是这些都挡不住大家学唱《诗经》的劲头。她们说,这次不是为了喜欢唱歌而唱歌,而是要把《诗经》唱响校园、唱到全国、唱出国门,重塑经典。

  今年7月份,马村女子合唱团全体成员一行40人,受邀赴北京参加全国“新教育”领头人朱永新教授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设计的全国首届文化课程研习营,进行为期15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面对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合唱团的成员们义无反顾地放弃假期一起去充电学习、提升自我。马村区委宣传部纪检员岳玮顾不上照顾骨折未愈的孩子,欣然带队前往学习。团员许婷正在哺乳期,经过批准带着老公、大儿子和刚刚100多天的小女儿来到研习营,每次排练和演出,都是丈夫把孩子带到现场守候着,这个听着《诗经》长大的孩子,被授课老师、著名指挥家刘森亲切地称为“诗经宝宝”。谭丽娟是一名高龄孕妇,家人都劝她不要去了,她硬是做通全家人的思想工作,踏上了赴京研习之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绽放枝头俏争春。经过半年来的学习和实践,马村女子合唱团演唱风格逐渐成熟。刘森对演唱《诗经》这种艺术载体和传播形式寄予厚望,认为她们可以用这种形式参与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对于马村女子合唱团来说,参加河南省群众文艺节目展演仅仅是开始,做经典文化传播者才是使命所在,她们愿意为之付出、为之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